这一周断续读了一些文章,也断续产生一些共鸣,插空抄录下一些,不完整,很想梳理思路纪录下来,可是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不能静下心来,也许这是借口,还是自己的惰性使然。
此刻已是周日午夜,严格说是周一凌晨,我也困得不行,但心里明白,就今晚,不可以到明天。
那天抄录下来的是这段话:“人性幽暗,所以制衡的制度成为必须。人性向善,所以制衡的制度成为可能。人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载体,善与恶同时存在一个个体的人性之中,单向度地强调善和单向度地强调恶,都是片面的”,作者说这是基本的常识。
还想记录下这段话:“学习,是一个双向性的劳作。既要在形而上的意义上不断追问,又要在形而下的意义上不断细分。所以一个真正的学习者,不要仅仅看到技术的实用性,要学习穷根问底的问题意识。人的知识能力一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秩序,越是致力于形而上追问的人,越具有形而下的技术解决能力”
最后是这段话:“西方思想史在差不多200年的时间里,洛克、斯密、休谟、康德等一大批思想者,围绕着人性、道德、知识、理性、自由等人类基本问题,完成了最深刻的思考。之后才有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思考”
第一段话,作者说这是人性论的常识,我深以为然,这种常识的匮乏,一方面是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我认为一个四十岁左右的成年人,如果看了这段话,不理解,没有醍醐灌顶的醒悟或认可,原因只有一种:先验的观念秩序不在一个维度。
第二段话,关于学习的双向性,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诺贝尔奖得主70%以上都是有信仰的人,科学家在工具层面的发展,与科学家在信仰层面的追问,形成一种张力,拓宽了他们能力的边界。
第三段话,诠释了观念的进步导致社会发展。这些熠熠璀璨的大师,他们就是星辰,他们思考着人类最伟大的问题,他们的思想是那么迷人,让我顶礼膜拜之下,总企图并渴望与他们接触,走进他们的心灵。
我在上一篇文章里,梳理自己如何被启蒙,完成了思想观念的颠覆。我试图想说明内心的一些隐隐约约的感受,那就是能被启蒙,是源于自己骨子里存在的质素,没有这,就像作家筱敏写到的,她在十几岁年龄下乡当知青,无意中接触到作为批判性读物的康德的作品,于千万知青中点燃了她的思想,为什么?康德在两百多年前释放出的薪火,为什么独点燃了筱敏?
我想说的:与生俱来的质素,在苏小和今天的文章中是这样表述的:“当你认可某一种人的观念秩序,真实的景况是你在没有倾听到这个人的话语之前,你的先验存在的观念秩序就已经和这个人处在同一维度”,先验存在的观念秩序。
所谓先验,就是存在且不需要验证的
所以,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影响力有限,我们基本上没有任何力量改变他人的观念秩序。
所以,只能去影响那些能被你影响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