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即使今天, 女性还是被恪守妇道、相夫教子的那一套束缚着,仿佛只有婚姻才是一个女人最终的归宿,此外,不应该有任何自由。
今天分享的这本书,作者玛丽莲·弗伦奇塑造了一个叫米拉的女性,在付出巨大努力摆脱被控制的生活后,以一名醒来者的姿态告诉广大女性:
灵魂生而自由,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母亲把米拉培养得非常优秀,但目的只有一个,嫁一个好人家。
米拉发现身边的每一个女人都在全力迎合男人,做饭、洗衣,就连姐妹间的聊天也必须在男人下班回家前结束。
而丈夫们无拘无束,谈天说地,偶尔聊到妻子,不仅不会感恩她把家照顾得很好,反而会吐槽自己的妻子无知、寒酸、上不了台面。
可他们从未意识到,让曾经充满魅力的女孩变成这个样子的,正是是他们自己。
世俗对女人充满偏见,甚至是恶意。
女人离婚意味着失败、耻辱,而男人可以潇洒地另结新欢。
米拉决定一辈子不结婚,甚至不谈恋爱,她要用这样的方式反抗父母,对抗社会,捍卫自己的人格。
此时的米拉还不能完全明白:
只要她是一个女人,在她所处的社会就无法获得她想要的自由,也无法保护自己。
02
人是会变的,米拉高估了自己。
19岁时,她有了第一个男朋友兰尼。
兰尼嘴上说不会强求和米拉发生性关系,然而很快就暴露了真面目,他想要米拉,保证一旦怀孕就结婚,但木拉被拒绝了,他心生怨恨。
他把米拉骗到酒吧灌醉,然后自己走掉,想让小混混欺负她,好在米拉的朋友及时阻止了这场悲剧。
第一段恋情失败,这一次她直接结婚了。
米拉觉得诺姆很优秀,非常绅士,值得托付终身,和所有的待嫁女孩一样,她想从婚姻里获得安全感。
婚礼上,米拉哭了。
结婚意味着她屈服了,她背叛了自己对过去所有的坚持。
这样的结合比比皆是。
但她没想到的是,婚后诺姆变了一个人,对她漠不关心。
诺姆要求米拉退学,一心一意照顾这个家,好让自己安心完成学业。
米拉本想继续攻读博士,为了诺姆她只好放弃,她找了一份工作赚钱养家,下班后回家照顾诺姆的饮食起居。
米拉常常累得筋疲力尽,但诺姆的关心和温存少得可怜,诺姆对米拉没有话说,有的只是挑剔。
米拉对这样的婚姻生活感到绝望,但更绝望的是她怀孕了。
那天,她依然把工作做完了,一个人到医院做了检查,回到家打开门,诺姆并不关心她发生了什么,而是大发雷霆,因为他回家没有现成的晚饭可以吃。
她把怀孕的消息告诉了诺姆,诺姆说孩子会耽误他的前程,甚至米拉也会拖他的后腿。
米拉无话可说,但她坚持把孩子生下来,诺姆的冷漠到了冰点。
米拉先后生了两个小孩,完全成了家庭主妇,她打算就这样过完一生。
但连这个愿望也破碎了,诺姆提出离婚,因为他有外遇了。
米拉如同遭遇晴天霹雳,她一蹶不振,用酒精麻痹自己,甚至想到了去死,好在朋友劝她回归学业,她才燃起斗志回到哈佛读书。
有了梦想的滋养,她活了过来。
中国有句古话,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
米拉的好朋友阿黛尔本来是个出类拔萃的职场女性,为了家庭,她做起了全职太太。
后来,她得知丈夫出轨,但不敢离婚甚至不敢和丈夫对峙,因为在离婚这场战役中,她会失去经济来源,会成为众人嘲笑的对象,她怎么都是输。
米拉和阿黛尔,以及很多女性都犯了一个错,她们没有认识到,真正的安全感来自自我。
婚姻并不是人生的避风港,你可以短暂休息,但不能停止成长。
03
米拉在校园里找回了自信,她的生活不再只有洗不完的脏衣服和吵不完的家长里短,她和朋友谈学术、谈梦想,快乐得无与伦比。
本,和她最聊得来,两人恋爱了。
本,和之前的两个男人都不一样,他发自内心喜爱米拉,尊重米拉的一切,包括她的两个孩子。
这让米拉非常惊喜,她开心地像个少女,觉得自己可以永远幸福下去。
很快本向米拉求婚,希望米拉和他一起去非洲生活,当然,婚后米拉必须成为家庭主妇。
这一次,米拉非常清醒,尽管她对本一往情深,但她毅然决然地拒绝了。
她知道,妥协的前方是深渊。
后来,本和另一个女人结婚了,米拉也继续过着自由的生活。
在论文结束后,米拉开始旅行,不停地见更大的世界,认识更多的人。
米拉没有再结婚,她并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为了独立和自由,她愿意成为一个勇敢的例外。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这本书并不是在制造婚姻焦虑,而是让女性能够更加清醒地对待自己的亲密关系。
有人说,婚姻本来就是赌博,但正因为如此,才不能铤而走险去碰最小的可能。
舒婷的《致橡树》被称为三观最正的爱情观:
两人平等,独立,相互依靠,相互支持,不攀附,不单恋,不一味奉献。
两个自由的灵魂比肩而立,彼此独立,一起变成更好的自己,而不是相互消耗。
动漫《侧耳倾听》里,月岛雯对天泽圣司说:
因为你,我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女人,和男人一样有思想、有灵魂,同样拥有志向和才华,爱情不应该成为你的全部。
你的人生遍地幸福,但请先安顿好自己,在真正的缘分来临之前,保持独立、好好生活。
你,生来就应该被公平对待。
谢谢你,能读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