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就这样开始了。2015年的8月26,教育局下发了文件,意味着我考上了正式工作,从此不用四处奔波了。让我待在会宁,是爸爸妈妈一直以来的心愿。爸爸妈妈很开心,脸上总是流露着藏不住的笑容。工作地点已定,会宁县汉家岔镇中心幼儿园。
听到这个地点我很苦恼,很郁闷。我只是听说特别远,必须翻山越岭。之前的我因为担心下乡进村,不愿意考工作,我觉得无拘无束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外加我还在读书那会听到“汉岔”这俩字我就觉得后怕。单凭字面意思,我觉得这肯定是一个穷山僻壤。我该怎么办,我能怎么办?纵使心里有千百个不愿意,可已经上学了。我不想去,可又不能不去,我只能用拖延时间来弥补我受伤的心灵。
“ 喂,您好,是牛主任吗?”“是的”“我是刚分配到咱们镇中心幼儿园的茗鑫。刚接到通知,我得收拾行李(因为需要住校),明天来报道可以吗?”“没问题,那你就按明天早上八点半到就可以啦”牛主任很爽快的答应了。我的心情稍微有点好转。原因一:我可以拖延一天去我最不想去的地方。原因二:我觉得我们领导是个通情达理的人,肯定很好接触。就这样我暂且在自己的大床上又睡了一晚。
第二天六点半,爸爸租的车已经到门口了。爸爸妈妈把我所有的行李提上了车。妹妹嚷着要去送我,我的心里好受了一点点。然而我和爸爸、妹妹、司机师傅踏上了去汉幼的路。
一路心情很不美丽,所以觉得沿途的风景都是糟糕的,并且路途十分遥远。司机师傅不知道路,爸爸只知道从甘沟上了山,也不知道上山之后怎么走。自从上山后,爸爸就开始感叹路途遥远,这使我心情更加糟糕。我只要碰见岔路口就给主任打电话问路,一路上我打了四五个电话,主任耐心的给我说着路况,至始至终没有听见主任有一点的不耐烦,让我很感动。
终于到了汉岔镇的街道上,咦?这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最起码我看见了楼房,心情稍稍有点好转。问了路边的人,才找到了教管中心,这时候已经八点四十了。
刚开学,领导们都忙忙碌碌,我们报完道,打完招呼之后,就急匆匆的赶去了汉幼。
走进校园一看,条件还算可以,当然比我之前上班的市区差了些。整齐漂亮的平板楼,院子里有三个大花园,园子里种满了各种花,各种瓜果蔬菜,给人一种走进农家乐的感觉,让人觉得舒适。
陈园长是一个特别温柔的女同志。她告诉我,让我和家人稍作等待,园里所有老师正在忙着给小朋友报名。忙完了让副园长给我收拾一间房子(没有宿舍,只能腾出仓库)。我刚有点好转的心情立马掉入了万丈深渊。
十点了,我见到了给我收拾房子的陈副园长和我们园的后勤人员――柴爷爷。这是我等待的这段时间见到的三位老师。看着他们辛苦的背影有点过意不去(里面的桌子,图书,玩具,一堆一堆的,他们拉了一车又一车,抬了一张又一张)。这里其实是一间厨房,房顶是彩钢的,其余五面全是地板砖,虽说有点潮湿,但总比没有好吧。在异乡的农村,有的住我就已经知足了,我不奢求多好。
到了十二点好不容易收拾完了,我们得到了侄儿的盛情款待。这更是我没想到的(教委报名的时候竟然碰到了亲人,他在教委上班,我们素未谋面,能在异乡碰到亲人,即使之前不认识,心里也是暖暖的)。
让我影响最深的还是菜园子里的西红柿,因为赶了两个小时的路,又在院子里站了一个多小时,累了,也有点渴,看着大大红红的西红柿,早已垂涎三尺。妹妹问我:“姐,这个可以摘吗?”“应该不可以吧。”因为我总觉得,那些西红柿是个别老师的私人物品。后来才知道那是学校的公共物品,以后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西红柿了,虽然每年我们园都种。“我就吃一个,应该没事。”说着她就摘了一个,分给我一半。我觉得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西红柿了!
住在幼儿园的第一个晚上我失眠了。拉了灯,伸手不见五指,四处一片寂静,唯独能听见的是狗叫声,一声高于一声,我想这什么时候能到天明啊。如果每天晚上都这样,我会疯掉的。结果真正应验了那句话:“习惯就好。”过了几个晚上,我也就自然而然的在狗叫声的陪伴中进入了梦乡。
从此,在汉岔这个地方,开始了我的工作生涯。在这里我遇到了善良,热情的同事,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他们陪伴着我成长,像我的家人,易是我的朋友。我们有欢歌,有笑语,偶尔有点小摩擦,也是瞬间即逝。从此我们携手共进,在幼儿教育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行动力第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