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子谦已是小学六年级,暑假过后就要成为一名中学生啦!
从小到大,子谦一直都是他人眼中的“阳光男孩”,这样一个“阳光男孩”的养成,除先天禀赋的原因以外,有没有后天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呢?按照大家普遍认可的观点,一定是有的。具体有哪些呢?
一、情感的沟通奠定亲子关系的底色
因为子谦爸爸工作的关系,子谦从幼儿园开始,几乎都是与我一起。我既要上班,还要照顾子谦,所以整天就像个陀螺,忙个不停。但是,即便是在这样繁忙的工作、紧张的节奏当中,我仍然坚持与子谦的情感沟通。
(一)每周一信亦师亦友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直到小学二年级,我坚持每周给子谦写信,先把内容打印出来,再装进信封,最后在周五晚上把信送给子谦……
我会在信里,跟子谦谈一个星期以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多数时候,我都会把子谦当做知心朋友,与子谦商讨自己的教学设计,子谦基于学生的视角给我提建议。还有时候,我会向子谦倾诉班级学生的问题,请子谦帮忙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再请子谦一起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时间久了,子谦就像班级的“编外教师”,了解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知道班级里的每一件事情。
三年级后,因为我工作的关系,不再每周都给子谦写信,但是,“互相写信”始终都是我和子谦亲子交流的重要方式。在子谦遇到烦恼的时候,他会拿起笔,给我写信。我再针对子谦信里反映出来的问题,与子谦做深度的沟通。
(二)亲切问候相伴晨昏
随着年龄的增长,子谦已经独自在自己的房间睡觉,但是每天早晨,哪怕我起床再早,我都会用“问候”开启子谦的一天:“子谦,早上好!今天是星期一,新的一个星期又开始啦!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每天晚上,哪怕工作再多,我都会在子谦上床睡觉的时候,跟子谦道“晚安”,坚持做到在一天的开始和一天的结束,都陪伴在子谦身边,给子谦鼓励,送子谦温暖。
二、持续的学习浓厚亲子成长的氛围
子谦还在我肚子里的时候,我报考了数学教育的教育硕士。每天早晨5点起床,读书复习;流火的七月,挺着已经七个多月的肚子,去外地参加培训,在考场里一坐3个小时,参加在职研究生的全国内联考……
别的妈妈用音乐等进行胎教,我用复习迎考给子谦胎教。对于子谦来说,这恰是妈妈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子谦从小到大,我从没有陪伴写作业的经历,都是我忙我的,他写他的。子谦看到我的时候,我要么是在阅读,要么是在写作,因此,子谦也比较自律,从小到大,我们基本没有因为子谦作业的事情而烦恼过。
三、父母的陪伴丰盈亲子成长的岁月
子谦周一到周五没有上辅导班,周六、周日还是没有上辅导班。周一到周五,晚饭后,看父母读书写作;周六周日,与父母看电影,散步、打羽毛球,回老家看爷爷奶奶……
我们用父母的陪伴丰盈子谦成长的岁月,未轻易选择把子谦交给辅导班,交给托管老师,交给他人。
这个学期,子谦已经是小学六年级最后一个学期,我们仍然在坚持一直以来都有的做法,关心子谦的情绪与思想,以自己的向上积极引领子谦的学习,以业余时间的陪伴来关注子谦的成长。
那么,说到现在,这个“阳光男孩”究竟怎么样呢?
从一年级到现在,子谦几乎每个学期都是校级“三好学生”,一直担任副班长等班级干部,五年级时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少先队员。课余时间,参与机器人社团的学习,先后荣获省、市、区机器人比赛一等奖。有多篇文章在《南京晨报》、《南京日报》等发表,曾荣获省诗歌大赛一等奖……
这是一个在学习方面,比较让人省心,在个人发展方面,能够对自己提出要求的孩子,最关键的还在于这个孩子很阳光,因为阳光所以努力,因为阳光所以向上。
这是一个家庭未在知识掌握方面给予更多帮助,但是却能够以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自己懂得越来越多、会得越来越多的孩子。
未来,期望子谦能够继续以自己良好的学习力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做一个让身边人都感觉到温暖,对社会有价值的社会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