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要的事情是彻底清空心中已知的一切;其次,要有一种没有指向、未被控制的能量;再次,还需要最高形式的秩序,秩序在这里的含义,是彻底终结冲突带来的混乱,是没有任何特性的心灵所具有的一种品质。我们必须把借助方法的想法和做法彻底抛弃。核心问题是,心灵——包括内心、大脑和整个物质有机体——能否没有任何扭曲、没有任何强迫因而毫不费力地活着。请问问自己这个问题。这一切就是冥想。
第一步是看的能力——倾听的艺术——没有扭曲地看,那意味着心必须彻底安静,没有一丝活动。不停活动着的心能否彻底地、绝对地安静下来,没有丝毫运动,也不采用任何方法、体系、练习和控制?
有爱,就没有观察者,没有二元性:爱“我”的“你”和爱“你”的“我”。只有爱,尽管可能是爱一个人,也可能是爱千万人;只有爱。
当有爱时,无论你做什么,都不会做错。但是,我们没有爱却试图去做所有的事情——登月,惊人的科学发现——因而事事皆错。只有当观察者不存在时,爱才会到来。那意味着,当心灵没有把自己划分为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时,才会有那种爱的品质。当你拥有了那份爱,它就是那至高无上者。
经常和内在对话,顺遂指引,这是合一的一种方式。到了最后你根本不需要对话,当下呈现的你根本不用想,不用对话就直接呈现了。对话只是学会一种关联,到了一定程度,内在根本不用想就会当下自动呈现,你一起念,这件事就会在你的生命中发生,这是知行合一的状态。对话只是训练知行合一。
现实中所有的不圆满都是我们自己内在投影的。当你的投影源是圆满的,投影出来的相就是圆满的 。
头脑的感觉给自己提示,头脑又起分别心了,有抱怨,有二元对立,有嫉妒心,有抗拒,有对比心,有生气,起情绪了,这都是自己跟自我要的,需要发生的认知,因为自己的认知还在这里,没有提高到一个高认知的层次,我意识到自己还在这个认知层面停留。
让头脑自己重聚力量,不要强迫它。如同土壤在冬季更新自己,当头脑得以安静,就会更新它自己。
如果你接纳,接纳自我的真相,那会怎样?如果你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还会有问题吗?只有当我们不肯接受事物本来的样子并期待它的改变时,才会有问题——这不是在提倡安于现状,实际上正好相反。如果接纳我们真实的样子,就会看清我们所恐惧的那个东西,那个我们称之为无聊的东西,那个我们称之为绝望的东西,那个我们称之为恐惧的东西,就产生了彻底的转变。我们所害怕的那个东西产生了彻底的变化。
为什么了解那个过程,了解我们自身的思维方式非常重要,原因正在于此,我已说过那一点。对自我的认识,无法通过任何人、任何书籍,任何忏悔、任何心理学或精神分析师来获得。必须由你自己来弄清楚,因为那是你的人生。不去拓宽并加深对自我的认识,不管做什么,不管改变任何外在或内在的环境、影响——它将永远滋生绝望、痛苦和悲伤。
要超越头脑自我封闭的活动,就必须了解它们;而了解它们,就是觉察关系中的行动,包括与事物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与观念的关系。关系就是镜子,不进行任何辩护或谴责,我们就可以从中看见自己。更深更广地了解头脑的活动方式,就可能走得更远;头脑就可能安静下来,接纳真实的事物。
我能觉察到我有这方面,我就去感受我这方面,我就去接纳我这方面,他不是一个对外的,他是一个对内的能量。
就像一个空间一样的,容纳这一个不够好的地方,那就看着他。那这个不够好,你就会看到他的内在也有很多很多的痛苦,那就让他这个痛苦呈现出来,你就如是的观照着就好了。
其实他可能并不是一个做法,就好比我给你个东西,你接受过来了。但是现在呢,这一个是没有啦,就是你能看不见的东西了,我能感受到这个能量,我在接受。
其实我们很多的时候呢,就是对自我太认同了。就是你的缺点越大,你的优点就会越大;可能你的伤痛越多,你的恩赐也就越多。
我的功课就是自我接纳。一旦你自我接纳之后,这个优点它会无限的放大,无限的放大,到最后你就知道,你非常厉害了。
其实真相会让人连接,真相会让人放松,真相会让人无力,同时会让人更有力量。
感谢头脑带给自己的紧张,让我意识到自我的问题,时刻给我提示,头脑嘈杂的背后是安静的力量,我本自具足。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让头脑更嘈杂,感受这嘈杂的感觉,感受这头脑发紧的感觉,吸收它,接纳接受它的出现,接受想法和它的来去。
如果你说了谎,那你就是说了谎,你知道这一点,然后你说“我说谎了”,而不把它掩盖起来。当你生气时,你就是生气了,然后你说你生气了。你不去为它寻找借口、寻找解释,也不试图消除它。如果你想探究更为深刻的事情,就像我们现在所做的这样,那么这一点就是绝对必要的。不要把事实变成概念,而是与事实待在一起——而这需要非常清晰的洞察。
这真是一件致命的事情——同意和不同意。我们为什么要同意或者不同意呢?太阳会从东方升起,这是一个事实,对此你不需要同意或者不同意。
我们能不能抛开我们同意不同意的制约,这样我们双方就都能看着事实,于是就没有了同意和不同意的人之间的分裂?这样的话就只剩下如实地看到事情本身。你可以说,“我没看到”,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然后我们就可以来看看你为什么没看到。然而,当我们进入了同意不同意的领域,我们的思维方式就会变得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