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梅子,你可以跟孩子制定吃饭的规则”。
B :“规矩有啊,不管用,孩子就是不遵守。”
A :“我们可以多鼓励孩子,帮助他增长自信心”。
B :“老师,我们鼓励了,能好两天,又不好好写作业了。”
A :“要不试试把手机没收,由家长管理,完成作业后才能用手机?”
B :“没用的,他一点都不在乎。过一会儿又把手机拿走了。”
A :“试着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跟孩子探讨一下早恋的问题”。
B :“不行的,根本听不进去,说不了两句就扭头走了”。
传播家庭教育的道路上,总会遇到以上这些情况。看了很多书,也听过很多课,试了一个又一个方法,可还是搞不定自家孩子的家长比比皆是。“老师,我试过了,可是不管用啊!”、“老师,这个方法对我家孩子没用!”、“老师,我家孩子不吃这一套啊!”这些话,几乎成了这类家长的口头禅。
分析这一类拿孩子“没办法”的家长,我们发现家庭教育需要跨过以下这些坑。
一、重视理论学习,缺少实际行动。
教育部门的重视,网络的不断轰炸,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读书听课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些好的教育理念也曾让这些家长激动不已,跟家人分享、跟孩子讲道理。可转头,就抛到了九霄云外。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就是一句话:“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你怎么就不当回事呢!”
身教重于言传,家长缺少实际行动,孩子自然也是有样学样。只有家长真正的开始践行好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孩子才有可能受其影响,付诸行动。
二、依瓢画葫芦,未吃透底层逻辑和本质内容。
“鼓励”能为孩子赋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在教学和指导中,我们常常会引导家长们使用“鼓励”这个工具。
有时候,家长会这样回复我们:“老师,我们家孩子经不起说好话,一说好话就飘到天上去了。”、“他明明做得不好,你还让我说他好?”、“我都鼓励他了,可他还那样啊!”
这些家长,其实是没有理解“鼓励”的真正含义。很多家长把“表扬”误认为是鼓励,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感受一下:
案例1:考试场景
表扬:儿子,你考了100分噢,你真棒!(背后隐含的话:你考不到100分就不棒)
鼓励:儿子,你考了100分啊!这是你这段时间的努力,每天坚持早朗读、晚阅读的结果噢!(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
鼓励:儿子,你这段时间的早朗读、晚阅读帮你很有把握得拿到了这80分,相信你只要坚持下去,剩下的20分也会有把握的。
案例2:孩子做了妈妈期望的事
表扬:太好了,你按照妈妈说的做了,你真是个听话的孩子!
鼓励:哇,你按照你的想法行动了,没想到跟妈妈想的一样噢!我们真有默契。
案例3:摔碎了玻璃杯
表扬:(犯了错,很难表扬)
鼓励:你很诚实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也已经意识到应该双手拿杯子了,相信下一次你会更加谨慎。
鼓励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鼓励引导孩子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错误中也可以发现值得鼓励的点……
看似简单的道理,没有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就很难把握到它的底层逻辑和本质。减少自以为是的依瓢画葫芦,跟专业学习,为专业买单,才能有效帮助我们将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实处。
三、希望立竿见影的效果,缺乏持之以恒的信念。
有时候,家长们教育孩子,就像吃自助餐。这个不行就试试那个,那个不行还有其他的。又像猴子搬玉米,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玲玲做作业总是很拖拉。妈妈听说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马上做了一份“作业习惯养成计划”。实施了几天之后,发现玲玲还是磨磨蹭蹭。她又觉得玲玲不够专心,应该进行专注力训练。专注力训练进行了一段时间后,玲玲作业慢的现实还是没有改变。妈妈观察了一下,又发现玲玲写字特别慢,需要练字提高效率……
快节奏的社会现状,让我们的家长心生焦虑,总想着要快点看到结果。当使用某个教育工具时,总想着能够看见立竿见影的效果。以为定个规则,孩子就会好好执行;以为打骂一顿,孩子就能吸取教训,以为做一两次训练,孩子就能养成好习惯……当短期内见不到明显效果时,马上就开始质疑“这个有用吗?”、“这个对我们家孩子好像不管用噢!”
事实上,没有哪一个方法会是灵丹妙药。教育儿女真正重要的是采取某个方法后持之以恒地坚持。
玲玲的作业计划中,有一项是“做作业半小时后可以休息五分钟”。可当玲玲几次三番跟妈妈说写字写得手疼时,妈妈不忍心就提前让玲玲休息了。因为妈妈的一再妥协,这份“作业习惯养成计划”最终不了了之。
千万别低估孩子的能力,在跟家长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孩子可是机灵得很。他们揣摩得出家长的软肋,知道哪些办法能够让你妥协——如果你不能坚持原则的话。
坚持就是胜利。当孩子一次次触碰你的选择底线而无法得逞时,他们自然会乖乖就范。所以,当我们做了一份作业计划表,每天让孩子检查打钩的话,请放下你的慈悲心,坚持一两个月后再来检视它的效果。当你试图跟青春期的孩子和解时,请保持你的心平气和、尊重理解至少三个月以上再来判断孩子的变化。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问题背景比较深远的孩子,需要坚持的过程,恐怕需要更长,甚至一辈子。
也许你试过了所有的方法,你还需要再试验一次。
这一次,你需要放下你的“自以为是”,真正去理解、去感悟每一个教育理念和方法背后的底层逻辑和本质;你需要放下身段,陪伴在孩子身旁,跟孩子一起践行;你需要选择相信,相信自己能够扭转家庭局势、相信孩子原本就是好孩子,坚定信念,坚守教育的终极目标——帮助孩子独立、获得一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