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仪式

第四章 界定仪式

一,什么是界定仪式?界定仪式是让外部见证人参加来访者的心理咨询,构建来访者只与外部见证人互动对话的模式。界定仪式,让来访者获得一个新的选择机会,在外见证人面前,讲述自己的生活故事,外部见证人根据一定的方式,通过重述来对来访者的故事作出回应。

但是外部见证人的回应,不是常见的常见的正面反馈,不是作出判断或者肯定去内容,也不是提供建议和意见,他们的任务是讲述来访者的故事,哪些对自己有吸引力,哪些故事让自己联想到什么,和这些故事相关的个人经验是什么,听了这些故事之后,自己的生活有哪些变化。

二,界定仪式的结构。在治疗中界定仪式的结构,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来访者讲述重要的生活故事,治疗师和他做访谈,见证人做听众,在这个访谈的故事中,治疗师要寻找机会,提出一些问题,鼓励来访者讲述。对这个人身份认同或者其他关系的人相关的重要故事,外部见证人,仔细地倾听这些故事,准备对这些故事进行复述。二复述,也就是应邀参加界定仪式的外部见证人复述,等待时机成熟,外部见证人就可以和来访者交换角色做重述,咨询老师通过提问来组织这个复述的过程,复述并非对这个故事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也不是让外部见证人做总结,重述是来访者故事中吸引外部见证人的部分。这样可以帮助界定仪式中中心人物寄来,防止。更丰富的描述对自己人际关系几次,我身边的人痛。三对外部见证人的复述的复述。可以有四种提问,把焦点放在细节上,说出最吸引人的内容,二,把焦点放在意向上,描述在倾听的时候,脑海浮现出什么画面?或把焦点放在个人的共鸣上,关注触动了自己过去的什么?产生了什么兴趣?四,把焦点放在感动上,说明哪些细节,是如何让自己被感动的。

讲述,复述,再复述之后,可有第四个阶段,所有人坐在一起,分享自己对练习的感受。

三,界定仪式常常出现的问题:一,吹捧夸张:太好了,太棒啦,太神奇了,这时候要引导,见证者把焦点放在细节上,说出吸引人的具体内容,二,自传倾向。外部见证人讲共鸣的时候,开始讲自己的自传故事,这时咨询师要引导见证人把焦点放在个人的共鸣上,触动了自己的哪一点,产生了什么兴趣?三,妄自菲薄。见证人在发表看法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哪些方面处理的不好,这种做法对来访者没有帮助,不利于产生共鸣。四,苦难表达,如果见证人被这些痛苦的故事吸引表达苦难,就要引导他们思考,来访者需要什么,我们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贺瑾焦点解决中级十期 坚持分享第250天 2019.3.1 约练收获 今天有幸和H老师,W老师一起约练。感受...
    贺瑾阅读 108评论 0 1
  • 雷素敏焦点网络中12期,坚持原创分享315天。《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只有负面意义》今天早上我在中级群里发了的邀请,由...
    风雨之前阅读 270评论 0 1
  • 如果你慢慢觉得夜里的灯光很美 爱已启航
    鬼手谈阅读 172评论 0 2
  • “「不忘初心,师法自然」迎新春一一吴山石山水画写生展”定于2019年1月5日(星期六)上午十点三十分在德州董子文化...
    阳阳说画阅读 525评论 0 3
  • 赵先生叫我姐,他是我弟。(当然是认的。)许久,我想不起来,到底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为什么会叫我姐?如今想来,应...
    木兮妩阅读 15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