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不能说,现在我们的生活很多都被“干货”了。
不过大家都好似默认着,却没有一个人承认着。因为有一个早已被人用烂的,却还是一直用着的理由,就是“快节奏的生活”。
在我们小的时候,那时还没有互联网,也没有网上买卖焦虑的各种方法论。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查资料,写梳理。因为人们始终觉得,适合自己的永远都是最好的。虽然这个方法可能费时又费力。
而现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知乎还是百度?当然,这也万万不能怪你,因为所有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早已经被告知过不知多少遍:“有问题上知乎,有事没事找度娘。”
我们欢欣雀跃着,为找到一个能快速抵达目标的捷径而感到备受鼓舞。我们四处浏览着,生怕遗漏了别人总结的一丝一毫。二话不说,先来收藏,之后做一个严谨横向纵向的分析再进行对比,等我们将所有资料整理好、梳理完就已经耗费了大量的力气,然后还心有余力的将自己当做实验室的小白鼠一样,去筛选去尝试,究竟哪一个才更加适合自己。等到这一套流程全部循环一遍后,我只能默默问问自己,还剩不剩下多余的力气再去坚持这个所谓的真理。
突然,我觉得这一幕似乎出现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不偏不倚。
那个课下拿着别人的笔记一笔一划滕在自己书本上的样子,和现在的我简直是像极了。
那个时候,我们都管借别人笔记的人叫做“好吃懒做的差等生”,而今天他可算是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已经雄赳赳气昂昂挺近“感动中国的十大自律人物”了。
我说这个的意思并不是觉得在他人经验的指导下进行工作不好,毕竟一切创新性的工作都来源于巨人的肩膀。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忘了独立思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实践下去。
尤其对于读书。
小的时候,我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当然,我爱的书也可能并不符合一个理性成年人对于有意义书籍的判断。我们家的书柜里摆满了成套的儿童文学、杨红樱系列、曹文轩系列以及各类童话故事书。那时对待读书,就和看剧聊天是一样,用现在的话来说就相当于是优雅的消遣时光,可惜我现在才意识到当时的自己确实像个贵族。我不知道从书中可以学到怎样的东西,我也不懂作家使用了哪些写作手法以至于可以字字戳中语文试卷的陷阱和考点,我只知道藏在书里的,是一个个我喜欢的孩子,他们有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爱好,组成了一个个完整的家。
所以儿时读书,是读情感,而不是读知识的。而且那时候的父母,也从来不会和我讲“读书到底有什么用,读书和不读书的差别在哪里”。于是我觉得读书就和吃饭做饭一样,是生活中最普通不过的事。
但是随着年龄渐渐变大,我发现人们对读书的重视程度似乎日渐提高了。满篇的公众号都在写,满篇的百家号都在推。
“30岁之前,你要学懂。。。几本书”;“读书,决定了你今后的高度”;“这一代,不要让不读书毁 了你”。
不得不说,第一眼看到这些报道的我,整个人是震惊的。因为我从来不知道读书居然有这么多的好处和坏处,这种感觉就好像,你玩了很久的洋娃娃,你给她梳着好看的长发,突然有一天有一个人跑过来告诉你,他居然是个混小子。当时的我对此一定是不可以接受的。
但是,人总是有被环境同化的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浸泡久了,在身边的同学朋友都为此而乐不思蜀时,我反倒开始产生自我怀疑了。
今天猛然打开知乎,我又看到了和往常一样的景象:
“爱读书的女生和不爱读书的女生有什么差别”;“怎样可以爱上读书”等等。
不过,倒是有一个问题引发了我的反思,这个问题我相信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很沉重的。
“那些曾经爱书如命的人,你现在还在看书吗?”
当然,下面的评论更加沉重。
有了手机,好多人都把书这个老朋友真真切切的忘掉了。
有人说,原来睡觉之前的一个小时,一定是留给读书的,因为他是知己啊,知己只有一个。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韩剧、综艺、知乎这些狐朋狗友多了,就难得见见自己的老知己。虽然我知道这只是一句笑谈,但是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
所以甚至之前爱书如命的人,都不得不在搜索栏上敲打着:“如何爱上读书。”
如何爱上读书,我想只有小孩子才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就像当初那个爱书如命的自己一样。
我把现在人对读书的态度和小的时候做了一个对比,大致问题就显露出来了。
首先,小时候读书纯属是消遣,而长大读书的想法多少有了杂念。有的人为的是找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有的是为了寻找一个优雅的道具,还有的就是为了迎合一下时代的号角,一声不吭就扎到了读书人的浩荡人群当中了。
且不说哪一种态度是对的,我们就按照老传统那句话来讲:“以心欢心,才能取得真心。”如果你都对读书有了丝毫的杂念,目的不纯,你还指望书籍对你展开热烈的怀抱吗?答案是,绝对不可能。所以你在读书的时候,经历的思想折磨也好,纠结与身体的苦痛也好,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其次,小时候我们没有拖延症,感情和行动都是干脆利落,极其统一的。我认定了这本书,就会一口气看下去,对书的情感可谓一见钟情便是执此之手,与子偕老。而再看长大,难免在挑选书籍的时候多了一些世俗的眼光。抛开书籍的颜值、功能不讲,纸质书也好,电子版也罢,就单照着书的内容来看,一个主题的书就有无边无尽的成千上万本,你怎么就能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恰好就在灯火阑珊处呢?所以你只能去苦苦寻找,还心心念念着自己的痴情。在你终于感叹你使劲浑身解数找到你的真爱之书时,怕也多少失了些新鲜感去。
最后,就像我之前提到过的一样,小时候读书讲情感,长大了读书讲排场。小时候因为有了一本书就可以甜美一整个下午,而长大了,你有了又厚又高的一大摞书,你的几个下午是因为有它而甜美的呢?
讲来讲去居然发现了一个趣道理,读书就和谈朋友、到之后的谈婚论嫁一样。只要有了真情有了专一有了一见钟情和怦然心动,还讲究什么排场,还挑剔什么世俗条件,还怕敌不过韩剧、综艺这些靓妹的诱惑吗。
所以如果想要收获一份纯粹,收获几丝初心,就去读书吧,因为那毕竟是你小时候做过的选择。现在好好爱它,或许还来得及。
大人们都说小孩子永远是不会撒谎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