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一个视频,深深地感动了我。我将视频中的语音敲成了文字。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主播葛老师。感谢她!
《我的阿勒泰》的作者李娟十年前以天才的触角与笔调初现文坛并引起震惊,作品清新明快,质地纯粹,带着这样的期待,昨晚几十万人涌进与辉同行直播间,然而看到的却是羞涩、封闭,甚至有一些自卑分裂的李娟。言谈举止间显得局促不安、欲言又止,兴奋却不敢暴露,表达了又反复否定,拘谨、躲闪,可见这次访谈对她有多么大的挑战。直播间几十万人心一直提着,担心宇辉,心疼李娟,网友们宽容的鼓励,看似是在安慰李娟,其实李娟内心的脆弱,柔软、敏感与善良,笨嘴拙舌的掩盖与躲闪,深深地疗愈并鼓舞了跟她一样的人。评论区不断地刷出:太真实了,跟我一样。我似乎看到了屏幕前一行行的热泪。为什么这场访谈如此与众不同,是人们习惯了大庭广众,聚光灯下能说会道的体面人,然而现实中不善言辞、性格内向的人大有人在啊,他们害怕表达,因此就更没有机会表达,李娟如果不是选择了离群索居以写作为生,终生都不会被这么多人看见,被这么多人听见,很多人问:她这样的性格到底经历了什么?跟她一样性格的人都懂,从小就会被评判、被批判,,不用说别人了,连亲爹吗都喜欢那个能说会道的孩子,哪怕说的是假的。全社会都在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优秀”,全然不顾人生而不同,不善言辞不是生而低贱,凭什么被粗暴的歧视?内向变成了缺点,有多少人因为害怕被歧视连做梦都想变得口吐莲花,如果变不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就只能离群索居,宇辉说我从小就头大个子小,李娟说你现在也是,宇辉说新疆没有配送那你告诉我地址我给你寄,李娟说不,我可以去别的直播间买。很多人觉得她真实的有点影响了情商,因为人们习惯了把左右逢缘、说好话叫做高情商,不管是真是假。真话实话有的时候就显得那么的尴尬,这是多么的悲哀啊。李娟不管是声音还是样貌,一点也不像娟姨,更不像大作家,倒像一个容易受到惊吓,急需被保护的小妹妹。也许正是这份纯真,才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发现不一样的美,写出直抵人心的文字。李娟的文学才华和昨晚的对谈,是对所谓的人才标准的讽刺,是对世俗眼光的鞭挞。如果你也不被世俗所接纳,请做好你自己,请做好真实的你自己。也不要教孩子去学那些虚头巴脑。天生我材必有用。好在采访她的是董宇辉,没有粗暴的刨根问底,没有犀利的穷追猛打,有的是高度的共情和绝对的尊重,不带有个人的评判,处处引领与呵护。实事求是的说,也没有像以往那样,试图从嘉宾身上挖出更多的宝来奉献给网友。然而,那种深度的理解,疼惜的眼神,以嘻嘻哈哈的放松的状态,权威一个被世俗吓到的纯粹的灵魂,本身就是一场盛宴,人性真善美的展示!我被感动到了。虽然很少看小说,我下单了《我的阿勒泰》,准备静静地感受被纯粹的灵魂透视过的北疆。
以上这段文字或许真的是为我而来。助力了我的自我疗愈功课。今天早上我整理了我一个饭局中的感受与联想。其中就有这部分:被世俗吓坏的灵魂。很多次面对饭局,面对与人的交往,内心中都能感受到那个恐惧退缩的自己。我害怕,不允许一个这样的自己“面世”,我把她关押在一个很深的地牢中。那个真实的自己不为人所知。身边很多朋友并不相信我有一个这样的部分。
这一部分不仅仅是我,还是我的姥爷,我的父亲,我的舅舅。他们不善言辞,木讷笨拙。长期以来,他们还有我自己成为我的羞耻。李娟的出现,还有葛老师的输出,让我深以为耻,埋藏在心底的部分得以见到了光明,被看见,被理解,被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