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批判和批评,百度解释说指批判是对错误的思想或言行批驳否定,也表示评论、评断。批评有两种含义:一基于美学意义的解释,指通过运用理论方法对作品进行梳理(试探性评判与论证式评判)进行如,文艺批评;二基于狭义的生活习语,是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批评不是指责、不是抱怨、不是批判,反之亦然。”
这与我理解的其实是相反的,我理解的批判,是批判性思维里的批判,批判性思维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这里的批判具有合理性、是反思性的,目的是改善思维,前提是有一定的标准评价体系。故而对心理相关文章如果能做到批判,隐含的前提应该是心理咨询三基掌握的扎实,并且形成了内化的标准评价系统,在接触别人观点和表达方式的时候,会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去进行反思性评价,先看有没有明显的逻辑漏洞,或者干脆就是贩卖感情,以煽动性的情绪赚人热泪,却对自我探索无甚帮助。所以批判的第一个作用是:防止被骗。第二个作用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老师所说的尊重,能够让读者用心用脑去思考,说明作者的作品是能够引起大家的思索或者感悟的,这样的作品也是作者所希望看到的。毕竟写的不是圣经,是可以被质疑和讨论的,正所谓理不辩不明,所以明理的作者,自然希望看到自己的思绪可以引起他人有理的思考,这样的思辨也是推动自己思维能力前进的最好途径。第三个作用是改善思维,除了作者通过被批判提高自己的思维,读者更是运用批判性思维方式来主动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体系。能提出批判,说明有基础,能质疑,说明有需要解惑之处,长期反复处于这种思维方式之中,日积月累自然会得到进步。
坚持的魅力,已经加入训练营46天,过半的那天我的念头是“90天太短了”,这是真实的想法,这46天来,评转赏只算是举手之劳,不需要动力,简书作业的完成是最困难的,但是也没有一天是拖到第二天睡醒完成的,坚持每天一篇千字文,自然也有复制粘贴和抄书的内容,也有水的内容,但基本都揉入了自己的理解思索和感悟。我算是个不太感性的女人,所以煽情的内容我其实作业的时候都有一定的阻抗和回避,不太习惯那些封闭空间让人发泄哭泣的路子,根据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哭了才引发悲伤的不是?跑远了,我一直无缘去李老师的研修班学习,所以就厚颜自认为是老师的私淑弟子,心理学的路上受老师的影响非常大,最为折服的其实就是这一份坚持,现在开始跟着老师的思路每天坚持码字儿,虽成为作业,其实是自己所愿,写的时候是开心的满足的,所以90天太短,担心训练营结束之后会失去老师的指导和约束,失去这个可以推动自己坚持的环境。但是现在想也没有意义,做好剩下的一半,也许是新的旅途的开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