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聚会不欢而散后,兰青在中国学生中“声名鹊起”。
男生们提到她,眼神里多是暧昧;女生们脸上则写满鄙夷。
她身边从不缺男人,各种八卦也传得沸沸扬扬。我才知道,启萱的金发男友麦克,就是在走廊偶遇兰青后,被她“俘获”的。
两人如胶似漆没多久,麦克就和另一个印度男生在校园里扭打起来。
对骂半天,印度男生才明白,他和麦克都是被兰青玩弄于股掌的“同道中人”。
印度男生当即松开麦克,找到兰青,毫不犹豫地朝她脸上狠狠揍了一拳。
兰青当场鼻血直流,被同学送去医务室,幸好鼻骨和眼睛没事。
血止住了,兰青在同学中的名声却彻底臭了,连外国同学都知道中国留学生里有这么一朵“奇葩”。
顾维自除夕后,就对兰青视而不见。
他对我说,最烦这种装纯的女人。
“生冷不忌,周旋于几个男人之间,还扮什么天真?”顾维的鄙夷毫不掩饰。
没能在除夕夜向伊云表白,顾维很遗憾。他甚至想让我去替他传话,被我拒绝了。
我没当过红娘,这种事,大概只有热衷牵线的大妈才感兴趣。
顾维倒也没勉强,潇洒地表示自己再找机会,一定能成。
看他那么坚决,我心里“咯噔”一下。
顾维不知道我拒绝的真正原因。
除夕那晚见到伊云后,我心里也悄悄住进了一个人。
伊云大多时候独来独往。
偶尔在校园里看到她与同学一起,也都是在讨论学业。
观察一段时间,我确定她习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回家,似乎没什么深交的朋友。
伊云年纪应该和兰青相仿,但几次迎面相遇,我鼓起勇气叫住她,没话找话地并肩走一段,发现她比兰青沉静从容得多,眼角也没有细纹。
伊云脾气很好,说话时总是认真注视着对方的眼睛,真诚坦荡。但她似乎并不热衷交谈。
有时我追上她一起走,她多是安静听我东拉西扯,偶尔回以温和的微笑,那笑容里总让我品出一点无奈的包容。
伊云没有兰青那种夺目的漂亮,这点我和顾维看法一致,只不过他直白说了出来,我只点头附和。
但我觉得,不该用“漂亮”去形容伊云。在我心里,“漂亮”可以形容兰青那种流于表面的艳丽,用在伊云身上,反而亵渎了她那份沉静的美好。
伊云从未对我表现出特别的热情,我却总惦记着她。
听她轻柔的声音,看她嘴角浅浅的笑意,心里便觉得熨帖。
没有强烈的占有欲,只想护着她。
这感觉,大概就是喜欢吧。就像顾维说的,面对兰青的撩拨,身体会有反应,但他认为那是本能,是荷尔蒙作祟。他对启萱的感情,也掺杂了不少对身体的迷恋。
而说到伊云,我能感受到他的认真。
一想到顾维,我就莫名烦躁。
他总说我们是兄弟,我也当他是朋友。两个男人喜欢同一个女人,小说里才有的情节。结局无非两种:要么反目成仇,大打出手;要么一人退出,成全对方。
我不想和顾维决裂,但也绝不愿放弃伊云。
我喜欢看伊云身上那份安然与沉静,那种与世无争的气质,在浮躁的当下显得格外珍贵。
我的同学都是同龄人,不乏青春靓丽的面孔和身材。
伊云脸上已有岁月的痕迹,我不知道她年轻时是否也曾活泼跳脱;至少现在的她,沉静内敛。
她的五官不算惊艳,但很耐看。
身上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深深吸引着我,而被她吸引的男人,绝不止我一个,想到顾维,心里便泛起一阵沮丧。
当你关注一个人,总能捕捉到相关的信息。
伊云常把三明治当午餐。
学校食堂除了快餐别无选择。
离M校不远有条餐饮街,有二十多家餐馆,包括中餐。
那天课间,我特意绕到建筑系教学楼大厅等她。
她看到我时,有些惊讶,很快露出微笑:“好巧,你怎么在这儿?”
“等你。” 说出这话,心跳得厉害,脸颊发烫,但语气坚定。
她怔了一下,窘迫中带着不解:“哦?有事吗?”
我邀请她共进午餐。她说下午要去看展览,怕时间不够。我直觉这是托词,心里一沉,想过放弃,又不舍。
“不会耽误的。那几家店主要做上班族和学生的生意,上菜很快。” 我坚持道。
她定定地看了我几秒,脸颊微红,轻轻点了点头:“那……谢谢了。” 我喜出望外,带她去了一家中餐馆。
那顿饭吃得有些拘谨,话不多,吃得也少。但离开时她说:“这是我到A国后,吃的第一顿像样的午餐。”
我问她开心吗?
她说很开心。
虽然交流不多,但那种安静的陪伴感,让我觉得特别温暖。
那天我一直送她到地铁口,目送她走下楼梯,身影消失在人群中。
心里淡淡的惆怅,更多的是满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