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YQ,双城生活的我们,这周暂时不能相聚。
我和孩子在M城,先生在C城,我姨妈,先生的父亲,母亲在C城。
先生的父亲母亲在他10岁的时候离异,父亲不要孩子,1988那年,1800元和他妈了断扶养关系。
虽然扶养关系给了母亲,母亲却无扶养能力,孩子去了爷爷奶奶乡下。因为是个男孩子吧,也是长孙,爷爷奶奶才接受这个扶养关系判给母亲的孩子。
寒暑假,他会去妈妈那边,妈妈也没有再婚,个中原因,有很多。
先生说,那些年,父亲没有回来看过他,自己每次回母亲那边,基本上也和母亲交流很少,一般待不到几天,就待不下去了。
后来,因为在高中的时候生病,母亲无力承担,去找父亲要钱治病,才和父亲见到面。父亲的态度也是各种躲避和抱怨,因为离异私奔的父亲也混得不好,先生说,在父亲的自行车修理摊找到了,父亲从裤兜里摸出的全是角票,一元两元的,还要背着现在的老婆给儿子。
后来,先生考上了大学,父亲还是很荣光的,是父亲送他去大学报道的,母亲为什么没去?一是真的能力很弱,觉得送孩子去另一个城市事件很大很复杂的事情,另一方面,母亲还存着对前夫的一丝幻想,因为孩子……
大学的寒暑假,孩子基本上也不太爱和母亲在一起。反而经常去父亲的家,父亲的老婆,能做一手好菜,家里虽小,收拾得井井有条,后妈虽世故,但面子上过的去。
母亲还是一个人……
慢慢地,孩子大了,曾经找了一个离异家庭的女友,本想都是天眼沦落人,心心相惜,可两个缺爱的人,分分合合的三年,含怨痛苦分手。
我们结合了,是到了结婚的年级,也是因为都经历了同样的心路历程,彼此都做了接盘侠。
然后,有了孩子。
结婚之前,一切的美好,在婚后被现实剿灭。
磨合得生疼,还有来自那本说不干预我们婚姻的公婆,各种事情接种而来。
再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