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盒子 || 第3篇
因为向往书信来往的美好,同时也是为了消解内心的孤独,我在一个笔友网站注册了账号,认识到了一个叫里木的男孩。
他在第一封信里,交代了自己的身世,他来自北方的农村,年幼家庭贫困,总是穿着破旧的衣服,用哥哥剩下的东西,在学校里非常自卑。
他的用词诚诚恳恳,推心置腹,这不就是我一直想要的交心的感觉吗?于是我洋洋洒洒地给他回了一封信。写我的成长经历作为回应。
他又给我回复了一封信,称好久都没有跟人如此长篇大论地说过话。
这对我来说,何尚不是?
在接下来的两年,我们都这样一来一往给对方写信。频率大概是一或者两个星期一封信。我们不免会说一些不会跟朋友说的话。
在一封信里,他告诉我,他自小就受到哥哥的暴力对待,每次哥哥要打他的时侯,他都躲到树上或者床底下,他说这两个地方能给他安全感。对此,我觉得有点沉重,不知如何安慰。
我也会将我的小秘密告诉他。因为小时候长得矮小,经常被人取绰号,不敢让同学看见我的爸妈,因为他们也不高,我怕同学笑我一家人都长得矮。自卑的心理阴影一直笼罩着整个成长时代。
我们相互揭开自身的伤疤,企图得到疗愈。久而久之,仿佛看到了两个灵魂超越距离的相遇。那段时间,我都在期待他的回信,搜罗话题与他分享。交换写信,变成了一种精神寄托。
渐渐地,一种危险的罗曼蒂克情怀在我心中萌芽。我越来越好奇,真实中的他是怎样的?有着怎样的轮廓,喜欢穿什么衣服,有什么爱好?
那次我恰巧到他所在的城市旅游。考虑了一下,我还是告诉他,我来到了他的城市。他表示很高兴,愿意当导游。于是我们有了一次见面。
见面之前,我们没有交换照片。这确实是一次“冒险”性质的见面。我坐在公园的石凳子上焦灼地等待,心想着万一他是什么奇形怪状的人该怎么办。最后我决定,无论他怎么样,都以平常心对待。
最终我们见面了。他喊了一下我的笔名,我点了点头,我们确认了彼此。他长得高高瘦瘦,皮肤白净,睫毛很长,看上去是很干净。接下来,便是一段尴尬的沉默。双方都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说什么话题。
这个尴尬并没有被打破,一直贯穿整个见面过程。我们简单吃了饭,他带着我在附近走了走。在散步过程中,依然是想不到话题与对方说。分别之后,我深深呼了一口气,像是卸下了重担,同时内心中也充斥着失望。
那天回到酒店,我难过极了。一直在回想我们见面的过程,想自己有哪些做得不自然的地方。
那次见面之后,我们隔了一段时间没有联系。我在想为什么?也许是那次见面导致的尴尬,让彼此都不知说什么好吧。但我还是不想就此失去联络,于是给他写了一封信,提及到那次见面,我说很抱歉,表现得太紧张。
他给我回信,也说他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
之后我们又恢复了写信,又开始天高海阔地聊。此前的罗曼蒂克感觉,又出现了。我想我的男朋友就应该如此,能够在精神上交流的。
直到他告诉我,他认识了一个女孩,在相处过程中发现慢慢喜欢对方,我才发觉,我一手经营的精神世界被毁坏了。我就像失恋一样难过。虽然我知道我跟他在现实中不会有可能,也不敢妄想,但还是不可抑制地感到难过。
我不想隐瞒我的感受,于是如实地告诉他。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我发现,我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他之后,我反而释怀了,从此之后我就很明确,要把他当成没有非分之想的朋友。
我们继续通信,后来为了交流方便,交换了即时通信的方式。但我们的交流,渐渐变少了。这个结果我早就预料过。他有了女友,现实生活有了新的寄托,自然就会在虚拟世界减少精力。
我不知道我们以后还会不会联络,会不会就此别过。罗曼蒂克,它仿佛来到过,但很快就消失了。它消失之后,我知道,不管从前我们有过如何深刻的交流,都只能把他放到心里头,偶尔想念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