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在潮汕地区当家中孩子15虚岁时,家里一般会举办一个特殊成人礼——“出花园”。潮汕人认为,孩子在15岁之前一直是生活在公婆神保护下的“花园”里,过了15岁便长大成人,走出鸟语花香、天真烂漫的“花园”,真正迈向人生新旅途。
当日中午,一些人家,尤其是家里的大孩子或男孩子出“花园”的,会大宴宾客。因为主角是不能见到陌生人的,所以所谓的大宴宾客.其实也就是亲朋好友“出花园”者的座位也是有讲究的,这一天,上座的必定是主角,哪怕入座中有爷爷辈分的长辈也如此,这一天,他(她)用餐坐上正位鸡头朝着他(她),别人不可动熏由“出花园”者自吃,鸡头便成了“出花园”者的专利,其意是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兴旺发达。
择日
潮汕“出花园”习俗,各地略有不同。大多数地方定在七月初七乞巧节举行,但是少数地方还要求神占卜,选择一个与孩子八字不“相冲”的日子举行仪式。
仪式
“出花园”这天,孩子要穿红皮木屐,吃下父母准备的猪内脏(肠、肚、肝、脏、肾、心)甜汤,意为15岁了,人必须更新内脏,更新思想,抛弃肮脏的东西。
接着还要拜公婆神。潮汕民间将“公婆神”视为儿童保护神,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公婆神生日,家中有15岁以下小孩的,都要“拜公婆”(潮阳称为床脚婆,揭阳称公母婆,澄海称花公花妈)。
出花园之后,公婆神的使命完成,其香炉会被弃掷于河中。因此,“出花园”这天是最后一次拜公婆神,要请出小孩“公婆神”香炉,举行拜别仪式必须拜谢其看护庇佑之恩。
当天中午父母要为孩子备办12道菜的丰盛午餐,寓意一年12个月生活幸福。其中,青菜以厚合、青蒜、葱、芹菜等为主,寓意为孩子长大后处处合心想,能算会除,聪明勤快。
“出花园”的孩子用餐时坐正位,吃鸡头(男为公鸡头、女为母鸡头),意思是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兴旺发达。
禁忌
“出花园”这天,孩子必须躲在屋子里不出门、不见生人,这实际是要求他们从这天起,不再贪玩,要做个循规蹈矩的孩子。
另外,在这一天,出花园者对任何事都只能说“好”而忌说“不”,以图个好兆头。
注:“出花园”习俗在潮汕不同地区可能有些许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