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行:碧山村,诗和田野,不在远方 | 复选生活

文 | 复选生活  

醒目而又简朴的云门塔立于田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两句,一直在耳边回想。“诗和远方的田野”在哪里?其实无需多想,只需迈开脚步,走出喧闹的城市,来到广阔的乡村,诗意,就扎在一个个村镇、一处处田野和山间里。

道理都懂,可我就是迈不出脚步,被生活妥协,被工作牵绊,被各种烦心事包围着。不知有多少时间没有出去旅行?直到最近听到张悬的一首歌,才有所明白:其实旅行,并非逃避,而是获取前进的力量;回到田野,并不是退缩,而是脚踏泥土,接上有地气的感悟。


我不和你谈论诗艺,不和你谈论纠缠不清的隐喻,请离开书房;

我不和你谈论人生,不和你谈论深奥玄妙的思潮,请离开书房。

我带你去广袤的田野,去看看遍处的幼苗,如何沉默地奋力生长;

我带你去广袤的田野,去触摸清凉的河水,如何沉默地灌溉田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徽州黟县,很多年前,我曾经来过的地方。我不会选择宏村,也不会去西递。景点对我来说,就是人山人海,我把时间留给了碧山村,一个不知名,却很有诗意的乡村,信步由之,任时间缓缓,携我的,是一枚长长的身影……

村子不大不小,少不了徽州特有的粉墙黛瓦马头墙,以及叠翘飞扬的檐角。不一样的是,碧山村的古宅并非挤在一起,而是错落于村庄各处,疏密有致。韶光移动光影的院栏间,烟火人家处,斑驳墙体楹联剥落,叙述着凝重与原旧。墙头罗蔓生舞,墙脚野花争妍,不知道是清晰,还是模糊了时光的烙印,也分不清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有机与无机,就是这么和谐自然共存着。

村里有一个书店,书店的进门很狭小,不起眼,门口悬着招牌“碧山书局”,倒是醒目。

这里原先是碧山村的老祠堂——启泰堂。进入厅堂敞亮的,阳光从天井射入,光线柔柔地弥漫在三面大墙竖立的书架铺满的书籍上,于是书有了温度。书架上方挂着的文学巨匠们的画像,似乎凝视着踏入书局的喜书者。书局完好地保留了原先祠堂的结构和格局,高挑门楣和砖雕、木雕都被很好地利用和保护了。透过天井可见二楼徽派窗格和屋顶,二楼是个静得下心来的好地方,安坐,一本书、一杯茶,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闲适淡远,思接千载。

窗外,落阳时分山雾晕染田野,由远而近,层层叠染,醒目而又简朴的云门塔立于田野,以碧山为衬,绘就千年的徽派山水与风貌。塔身悬着铜铃,静听,叮当叮当于风中悠悠。农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乡间的农耕,不疾不徐,由天而定。古老的村子就是在这样的晴耕雨读中,保持着原汁原味。

我翻起手上这本《半农半X的生活》,里面一句:“一定有一种生活可以不再被时间或金钱逼迫,回归人类本质;一定有一种人生,在做自己的同时,也能够贡献社会。在日本,已经有一群人实践了,这个梦想你一定也能。”作者介绍的这种“半农半X的生活”,是一种半自给自足的农业,和理想工作齐头并进的生活方式。

噗,假使工作真能如此这般,生活便不再苟且,诗与田野也不会在远方。

油菜花早已谢了,村里也安静了许多。
老油茶厂
乡村的阁楼,凭栏翘望的是一片田野
络石藤爬满了电线杆,屋顶,
没了成片的油菜花,各种不知名的小花,便有了冒名的机会
门前的蒿菜,花开的正旺
碧山书局是先锋书店的乡土实验
残壁上罗蔓生舞
可以倒回20年的地方
人的巧劲,和牛的蛮力,以及泥土的翻滚,奏出一曲人与动物默契协同的咏叹调
台湾乡村的感觉
你有多久没看到插秧了?
道具
小户人家的院子走廊
村里的大户人家
猪栏民宿的庭院
电灯开关线
村里的供销社
随处都有的野花,里里外外也有
斜阳的倾泻,让书有了温度


已经是村边了,真的很乡村
清晨的泥土,还没苏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CAShapeLayer CALayer的子类,可以画出各种图形,配合UIBezierPath使用最好 CADis...
    Stago阅读 1,514评论 0 0
  • 阴天,光线不太好,樱花开的更胜,拍一组,部分加了滤镜,感觉还是在阳光下植物更有活力。 对面来一张 特写一张 白樱花...
    lemei阅读 1,053评论 0 0
  • “我认为什么最重要”是Grace个人成长集训营第二天的预热作业。刚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懵了,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后来...
    懒虫子的美丽人生阅读 3,290评论 0 1
  • 一天下午,乐华来到学校,想找王老师谈谈,走到老师的房间,看到志庆,回修,振宇,复初都在那里,王老师正和他们谈论什么...
    kww007阅读 2,9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