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好奇心重,啥都想看看,如果看好了就要,看不好也不损失啥,也就是耽误点时间。实际上是自保副型的贪婪,加上9号的想好事。
回想一下自己,从年轻的时候就想有钱,因为有钱才能任性,想买啥买啥,不用讨好看脸色,不用羡慕嫉妒,不用憋屈自己……有钱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才能有更多的选择。以上这些都是从生活经验中体会到的,总结出来的,而且一旦自己要怠惰,就要用这些话提醒自己,要去做些什么。可是做着做着又感觉烦躁乏味,没有激情与动力。
反思一下自己,在什么时候才能有动力呢?
在事情糟糕至极,或者是紧要关头,又或者是无处可逃的时候,才能入神去面对,认真考虑现状,让自己动起来,也就是掉进坑里了,才能睁大眼睛看清自己在什么位置。平时宁愿打酱油也不会积极主动的做重要的事儿。如果是做事,也喜欢选择顺顺利利的,没有波折的事儿,顺其自然的拿到结果。如若中间卡住了,或者有挑战了,烦躁心立马升起,焦灼的感受,后悔啊,抱怨啊,找人来替代自己承受压力,实在不行,就掩耳盗铃,先让自己好受些,平静些,然后再想办法,一拖再拖。
谈谈最近又处于混乱的状态:
工作室去年与政府合作,承接了关爱留守儿童的项目;因对我们的信任,下半年家庭教育指导师的项目,政府准备与我们机构对接,那么面临着需要社工证、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证。工作室专职人员也就我们几个,面临着又要考证,每个项目都要用证(政府的项目不是谁想做都可以做的,机会难得)。
自己工作室的学术还需要继续不断地进修提升,又花钱买了线上与线下的课程,这是当下面临重要的学习,需要沉下心来认真学,这一块时间与精力上,要分配多一些。可是因为心高,心急抓结果,所以边学变焦虑,总是沉不下心来;
九型人格助教班也报名参加了,因去年学习其它学术,放弃了一次机会,这一次不想再错过了;
这时候发现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根本就顾不上这么多,但哪一个都觉得很重要。贪多嚼不烂,断舍离也知道,因为贪心不足,哪一个都舍不得,反而一度让自己处于焦灼的状态。
骨子里的自卑,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行,要多提升自己。背后的动机还是想多赚钱,用钱来换取自己想要的所谓的自由。内心深处对钱有匮乏感,没钱也恐惧,担心生活质量会低,不舒适了;有钱更焦虑,想用有限的钱去创造更多的价值,始终处于一种匮乏的状态。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什么都想抓,却又抓不住,想断舍离又不知道舍弃哪一样。
混乱如麻,不管怎样梳理,还是感觉到自己没有依靠,没有安全感,所以想要的还得靠自己努力。但这个过程是有选择的,如何选择还要慢慢的梳理。区分了觉察和内省,才能表里一致的面对自己。
有一句话是“内省是做更好的自己,觉察是更好地做自己”,这句话是对内省和觉察的最核心的区分。
内省是要改变自己,觉察只是看见自己。
内省是——我现在不够好,要变得更好。
觉察是——没有改变,也没有不改变,只是看见。
亲爱的自己,慢下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