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项目的报价都隐含着报价者的经验。受小圆桌开发小组的委托,在此分享外包报价的一些考虑因素,希望能对接单经验不足的同学有所启发,富有经验的外包接包方可自动忽略。
报价之前,乃至决定接项目之前,都应该了解外包的风险,小圆桌 @大圣 同学有《创业外包的风险》系列文章,推荐阅读。
首先,报价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甲乙双方的出价存在重叠空间,项目才有合作的可能。一般而言,甲乙双方能接受的价格都是一个范围。以重叠区域为协议空间,项目的最终定价由双方博弈最终确定。
作为接包方,报价工作可分四大部分。我将报价工作整理成了一个更加详细的思维导图,有需要可以点此下载。
一、确定理论的价格范围
根据成本、风险、收益及税费等因素的评估来确定能接受的价格范围,一般的计算方式是成本乘以风险因素,再加上预期收益,整体作为理论上的税前报价范围。如果需要开发票,则再额外考虑税点。
理论价格范围的评估一般需要进行以下工作。
1. 成本评估
1.1 实现成本
明确工作范围——一个外包项目,以APP为例,需要产品设计、交互设计、UI设计、开发、测试、交付、上线、维护等工作
分解需求——将外包项目尽可能详细的按照工作模块进行划分
评估工作量——以接包方自身能力为依据,评估出完成每一模块所需要的人天数
评估实现成本——以接包方自身的市场薪资水平为依据(月薪=20人天),将总人天数折成总结算成本
1.2 管理成本
接包方在评估成本的时候往往只关注实现成本而忽略了管理成本。事实上项目外包过程中与甲方的协作会花费乙方非常多的时间,如若遇上沟通不畅的甲方和项目,成本非常高。管理成本包括沟通成本和培训成本。
沟通成本——需求沟通、进度沟通、测试沟通、交付沟通等
培训成本——对甲方做实现过程的知识培训、对甲方相关人员的培训、交付培训等
2.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最终结果是得出风险影响因子,需要考虑多个要素,不一一展开。
2.1 需求变化的风险
- 需求本身随时间变化
- 甲方的需求表达不明确
- 乙方对需求的理解有偏差
- 甲乙双方对结果的预期不一致
2.2 项目实现的风险
- 技术难度
- 工作量与乙方可投入时间
- 需要甲方协作,甲方的配合程度
2.2 甲方的风险
- 甲方的角色(个人、团队或者公司,风险依次降低)
- 甲方的经济能力
- 甲方对项目的认知程度(认为很容易完成的,风险高)
3. 预期收益
预期收益就是说就是扣除人员工资还想挣多少钱。外包公司的收益率从20%-100%不等,50%是正常值。当然接包方如果是个人或团队,收益率会相应降低,但可作为一个参考值。
4. 税费
非公司接包方一般无法提供发票,如果甲方需要,可谨慎寻找第三方代开票,通常会因此额外收取甲方3%-10%的税费。需要注意的是,税费是按照项目合同总额计算的。
二、通过一定的策略了解对方的价格范围
1. 让甲方先报价
一般的项目报价中,不优先出价都作为一个好的报价策略。
2. 通过意向报价筛选甲方
以接包方个人能接受的最低价报出意向价,如果甲方给的价格不超过这个意向价,那就没有继续谈的必要,应尽快放弃项目。
3. 尽可能了解甲方的预算范围
通过询问甲方能接受的价格上下限、甲方预期的时间等了解甲方的预算范围。
三、给出报价
以上第一部分工作是接包方自身确定的一个理论报价范围。然而这只是接包方报价的一个基础依据,最终报出的价格,还会有其他影响因素,例如:
1. 项目来源
- 熟人的项目
- 熟人介绍的项目
- 陌生人的项目
2. 接项目的意愿
2.1 意愿高
- 除金钱收益外还有其他收益
- 已有的积累能让项目成本低于市场成本
- 急需要钱
2.2 意愿低
- 对项目或者甲方不感兴趣
- 项目风险过高
四、协议定价
项目报价的最后一步是接包方与甲方进行最终价格的商定,形成写入合同的报价。这一步工作除了接包方通过多接触一些项目积累经验外没有什么意见可以参考。事实上,虽然报价需要考虑很多个因素,但项目接触多之后,接包方逐渐会形成自己的经验,许多因素已经固化在经验里,不再需哟一意考虑。这就是为何说报价是一门艺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