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锦绣味儿
骑车走在金水路上,街道两旁高大的梧桐树,让我想起了南京的梧桐树。
南京给我印象最深就是满眼都是绿色,放眼望去,到处郁郁葱葱,走在街头,梧桐树遮天蔽日,让你丝毫感受不到夏天的烈日骄阳,感觉负离子含量极高,像一个大氧吧。
南京的色调是绿色的,是梧桐树的那种绿,高大的梧桐树一排排、一列列,像一个个挺拔的卫兵,忠实地守卫着南京。
南京是一个生态之城,怎么看都很舒服。南京的颜色是梧桐素彩、锦绣妆花。
梧桐素彩是主色调:广叶结青阴,繁花连素色。梧桐树是南京重要的行道树,树干色彩中高明度层次丰富的暖灰色调和南京主城区的色彩非常搭。
南京新城和山水边建筑大多呈现青、灰、白三色,CBD和商业区为简洁的冷灰色,历史片区、城南民居跳出暖红的朱墙和青灰的黛瓦,杂糅在一起,让城市呈现丰富多元又大体相近的“梧桐素彩”。
南京街头为什么比比皆是梧桐树?据说当年宋美玲特别喜欢法国梧桐,蒋介石爱妻心切,特意从法国引进两万棵梧桐树种,从美龄宫一路种到中山北路,种成一串宝石项链,送给爱人做礼物。
到了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奉安大典,时任南京特别市市长的刘纪文主持修建了一条从下关码头至中山陵的迎榇大道,在中山南路等沿途栽种了2万棵法国梧桐,特别是从中山门到陵园的大路两侧,一共种了1034株法国梧桐,成就了今日中山路等街道绿荫蔽日、连绵不断的梧桐盛景,为南京留下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还有一种说法是:相传孙中山先生尤其喜欢梧桐树。当年先生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宣扬三民主义,恰巧梧桐树是三球悬铃木 ,可象征三民主义。因此,孙先生在南京广种梧桐。后来,为了纪念孙先生,南京各届民主人士又陆陆续续在南京种了很多梧桐树。最多的时候,南京的梧桐树有20多万棵。现在梧桐树已经成了南京城的标志之一,是南京文化的一部分。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如今只有云锦还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技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提花木机织造,这种靠人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仍无法用现代机器来替代。
云锦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格调高雅,在继承历代织锦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又融会了其他各种丝织工艺的宝贵经验,达到了丝织工艺的巅峰状态,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是中国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
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成,列中国四大名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贡品,因其丰富的文化和内涵,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也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锦绣妆花是配色原则:妆花是云锦中最复杂也最具特色的工艺,它在工艺上不受套色的约束,色彩可以充分混合。梧桐素彩中融入锦绣妆花作为配色,可以在城市主色调下,进行多元文化色彩的交织。
漫步老门东,看见一家南京云锦,信步走进去。各种手工艺品,云锦成品琳琅满目。图案各种各样,做工精细,款式别致。拿起这个正在细品,看到那个又仔细端详。每一件作品都让人爱不释手。
南京梧桐遍布,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南京云锦,传承历史精萃,弘扬民族文化。二者和谐地融为一体,成为南京的颜色:梧桐素彩、锦绣妆花。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组成了南京的另一番味道―― 梧桐锦绣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