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父亲对我说过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小时候多么听话的,最近几年是真的让我很不满意。”
我无言以对。
其中缘由,有事实,也有误解。总之,我没有对他言听计从这个事实,是成立的。
大学填报专业,要求我报师范专业,虽然我真的不想,但还是舍弃了我想要的专业名额,报了师范专业。结果我的分数不够高,没能进入师范专业,服从调配,被其他专业录取。我的父亲坚持认为是我没有选择师范专业,不管我解释多少次,他都选择不相信。
大学期间,要求我考教师资格证,我没考。这一点,我是认的。也许是叛逆心理,也许是真的抵触,也许是害怕失败。
大学毕业后,要求我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我不考。这一点,我也认。理由,同上。
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我知道我不想要什么。
说来好笑,毕业后我就如同放出笼的鸟。一心奔自由,什么未来,什么安稳,统统不在乎。找工作也只找自己感兴趣的,比如去24小时的便利店熬通宵。我什么都不计较,只知道不用找父母要生活费了,便是天大的自由。我只要自由,什么都不顾。
毕业三年半了,从现实条件来看,我的状态不算好。但我很享受每一段历程给我的体验,好与不好,我都不介意。精彩或苍白,都是我的人生的一部分。我不算混得多好,也没有多么不堪。
可是我的父母,并不能理解。在他们的观念里,我的所作所为,如同拿着毛巾如厕般难以理解。我们为此有过争吵有过冷战,最终总是归于平静,表面的平静。
这个不太平的三月,我的父亲隔着手机对我进行了两次无法描述的辱骂。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从生活到工作,从人格侮辱到人身攻击。他唇间蹦出的字眼是不堪入耳的,作为他的女儿兼辱骂对象,我感到了一丝羞愧。
我无法接受任何形式的人格侮辱,不管是来自于谁,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最终只会有一个结果,我会牢记那些可怕的字眼,并报以仇恨。
我是自私的,我一心只想着自己想要怎样的快乐,全然不顾及这样的快乐,是否也会给父母带去快乐。可是,他们的快乐,为什么要靠我给?我的快乐给不了他们快乐,我就是大逆不道?
终于,我要写到题目中的“孝顺”二字了。
何为“孝顺”:
〈动〉尽心奉养父母或长辈并顺从他们的意志。
〈形〉形容人能孝敬父母或长辈。
奉养、赡养、孝敬,很好理解,也是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顺从他们的意志”,这一点就非常可怕了。更可怕的是很多父母非常在意这一点。
孝,是应当的;顺,大可不必盲目。
父母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子女提供人生建议,这本就一种盲目自信的做法。
当父母很成功时,子女反驳的力道会被自动削弱。这样的父母往往更容易忽略子女的心愿,子女到底想要什么,父母可能真的不在乎,因为他们是成功的,是最有发言权的。被迫选择的人生,真的不会有遗憾吗?
当父母不是很成功时,他们就会有更多的理由训诫子女。“我们当初就是怎样怎样,现在才怎样怎样”,因为自己过得不好,就一味将子女往他们认为最好的路上撵。这样就是为子女好,确定吗?
看出来了吗?他们都是一类父母,他们的共同点是从不会问“你喜欢吗”,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你好”。当子女尝试着提出自己的想法,总会被一句句“你喜欢xxx能当饭吃吗,以后能找到工作吗,你那份工作养活你自己都勉强,我们老了能指望你吗”天问,将一切堵在心口。
不可否认,很多父母的建议是可以趋利避害的,可以让初入社会的子女少吃一些苦头。但也并非所有建议都值得我们盲目顺从。
有时候,他们想要的就是一个字,“顺”。顺着他们的心意,顺着他们的想法,学习工作生活结婚生子......不顺,就是叛逆;不顺,就是不孝。
关于人生,没有谁的意志是百分百正确的,没有谁可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
关于人生,过于绝对的建议并非良言,因为人生充满了未知。
顺还是不顺?我无法断定哪一种选择是好,或哪一种是不好。并非选择“顺”才孝,选择“不顺”就不孝。孝与否,并不在“顺”,而在于尊敬的心态、量力而行的物质和陪伴。
没有什么选择是能鱼和熊掌兼得的,一出生就自带开挂技能的除外。人生其实很简单,不停地选择,不停地前进,最后停在死亡门口,扔掉一切,只带着光溜溜的肉身踏入门内,结束。
既然来到这人世走一遭,就尽力去做最真实的自己吧。哪怕不完美,哪怕不被理解,哪怕困难重重。
只想要简单的快乐,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
至于孝顺,努力挣钱吧。
有的父母看到你真的快乐,也就释怀了;有的父母看到你真的有钱,也就释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