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区隔离的日子里,花了40多个小时,读完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
在读书的时候,爱人问我,你么怎么这么喜欢揪着明朝不放啊?明朝的故事有那么精彩吗。
其实,故事只是时间的产物,精彩的故事哪朝哪代都有,只不过明朝的故事,太显得扑朔迷离。
至于为何如此,我觉得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去思考。
一、第一手史料的问题
明朝的帝王中最具争议的,恐怕要属永乐大帝朱棣了。靖难之役,荡平漠北…,其功、其过,真的很难说清楚,但其,真的是一个好皇帝。
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以后,为了彰显其继位的正统,篡改了建文帝的年号,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朱棣不仅要抹灭建文存在的痕迹,有甚者,连自己的生母都篡改为马皇后……
朱棣自己手上沾了自己亲人的血,更是害怕自己的子子孙孙,效仿他谋权篡位,所以他对史料是有增有减、有删有改,所以这第一手的史料真实性是有待商榷的。
可有些事,不是说没有就没有的,到底有没有篡改我不知道,至少明朝没有出现太史公这样的史官,但可以知道的是,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资料是丢失了一些的。
总之,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绝无新事。
朱棣开了个好头,子子孙孙就有可能学个好像。
第二、编撰者立场的问题
历朝历代的史书,都是由后人根据前朝的史料编撰的。明史是在清顺治康熙年间编写的,作为胜利者,一定要描述自己政权的合法性。
即:明与清的关系不是非黑即白,而类似黑与灰。这样的逻辑下,崇祯一定昏庸无能,后来者是为天下苍生,才揭竿而起的。
一句话,都是逼不得已。
在明史上,袁崇焕是被崇祯杀掉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不可就此认定崇祯是昏庸无能的,反而清朝的史官将他描述的很勤俭,因为这也是事实。
这些史官深知,杀人未必要用刀。如果将袁崇焕描述成大英雄,杀掉大英雄的岂不就是昏君。这样的逻辑很容易成立。
所以,这种逻辑下,很多故事的原貌,我们是很难看见的。
第三、阅读者接受渠道的问题
我们现在人接受历史教育,除了课本那几页纸、几行字之外,更多的是影视剧。而影视剧历无论重拍多少次,只会存在摄影技术的变化,演绎服装的变化……
但这些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有变,还是以前的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改杀的人还是要杀,于谦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
作为读者,我们更喜欢公主与王子双宿双飞,可是历史永远是比较悲观的,毕竟明朝最终还是灭亡了,之后还有清朝走向灭亡。
或许我们能接收明朝的灭亡,但我需要找到让自己折服的借口。于是,我们一边为于谦保卫北京城而自豪,一边为袁崇焕的被杀而大骂崇祯昏庸……
故事往往都是这样的,只有颠覆传统的情节才能吸引眼球,所以夸张的成分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自己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能改的,叫作缺点;不能改的,叫作弱点。
因为我们更愿意相信,一切都是美好的,哪怕是历史。
结束语
借用明月先生几句话: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静悟缘
2020年3月8日于疫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