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曼彻斯特》|比悲剧更大的悲

曼彻斯特,没去过,一听这个名字就觉得很美好。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一开始,就是宽阔流动的海面,纯净的水流、纯净的天空,以及“克劳迪娅玛丽号”上李与小帕调侃中纯净的欢乐,多么美好的地方。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画面转到主人公李在铲雪的场景,刚看到这还觉得很欣喜,因为此时的我多么渴望看一场雪,不能涉足,能饱饱眼福也是好的。慢慢地,李为房客做各种杂活,雇主给他开最低的工资,在酒吧里他莫名地和别人打架,才发现李的命运不那么简单,一种苍凉感扑面而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电影的运转是很慢性的,在不经意间,就转入了回忆,所以一定要用心看,并且不能被打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李得知哥哥去世,安排他的后事。紧接着,电影为我们揭开了李的面纱。他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叫兰迪,还有三个可爱的孩子,一家人幸福美满。一次,他与朋友聚会,玩乐到很晚才被妻子轰走。第二天,房子被烧了,救出来了兰迪,三个小孩被烧死,这一切源于他的疏忽。由此,妻子与他离婚了,小孩没了,破碎的他,绝望了,在警察局朝自己开枪,没能成功。从此,他开始封闭自己,封闭自己的身体,住在简陋、封闭的地下室;封闭自己的内心,不苟言语,没有情绪变化,无缘由地拳打别人,弄伤自己。这时,我们知道,他为什么不愿意成为小帕的监护人,他连自己都没法监护,何况监护别人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后部分,主要是安排小帕的生活,他不能再回到自己的故乡,而小帕不愿意跟他去波士顿。小帕有朋友聚会,乐队、滑冰训练等,而他总是义务似的完成哥哥的后事。他与小帕在车上的对话除了交代一些事情,再也没能像以前在船上的那般调皮。在这过程中,他与前妻的遇见,欲言又止的话语,以及互相破碎的心、无法愈合的伤痛,当兰迪试图劝慰他时,他依然不敢于面对,他注定要为自己犯的过错,用余生去救赎了。但影片的最后,他与小帕在路上玩球、在船上钓鱼的背影,但愿他能体会陪伴的意义,能走出心霾。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整部电影,我很欣赏导演的叙事技巧和对细节的把控。外景的曼彻斯特,雪白宁静。而整个基调是忧伤的,室内的景调也都比较暗沉,美好的事物被赋予悲剧的意味,这种极具对比性的环境烘托了主人公内心的阴沉。同时,加上此起彼伏的背景音乐与剥丝抽茧的叙事无缝对接,能让人深切地感到他的悲伤,只是他的悲在日常、在脸上、在心里,在不由自己控制的举动,深入骨髓地困住自己。我想这也是导演要表达的,个人命运的悲剧,要用更加悲情的方式去救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看简介说这是一部高水准的生活片,我以为会像是《与玛格丽特的下午》这种法式恬淡的,或者因为剧情是讲哥哥去世后弟弟与自...
    海星汀阅读 984评论 0 2
  •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美国电影,获奖无数,却并不热门。一直不愿轻易观看,只因这种纪实风格的文艺片一般都需要花上数...
    也是木头阅读 1,211评论 0 5
  • 某一天剧荒就上电影天堂去下了两部电影,一部《铁道飞虎》,一部是豆瓣评分较高的《海边的曼彻斯特》。《铁道飞虎》秉承了...
    不要理会他阅读 629评论 1 3
  • 很久没更文了,改了公众号名称,改了头像,改了。 今天突然想说点什么,可能是有太多的感情想表达。 1. 今天,我的同...
    路人_陳阅读 520评论 1 4
  • 2016年,夏。 于凡创造了一个词叫“反弹性自我保护”,来形容那些有很多想法很多思考想跟人说跟人交流,等真的让他说...
    等一抹晨曦阅读 56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