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堂哥请客,我们一家都按时到场了,也算是提前过了次中秋吧。
嫂子带着侄女是最后到的,当时已经近七点,这还是因为昨天是教师节,老师下午有活动,她们的晚自习取消了才好赶过来。
看着穿着校服、突然戴上了眼镜、脸上略显疲惫的侄女,我不禁有些心疼,赶忙上前拉着她坐在了我的身边。
我和侄女久未见面,彼此都很高兴,我关心地询问她戴眼镜一事,她很无奈地说暑假嫂子特意带着她去看了眼科,证实她已近视了,因为两只眼睛近视程度相差很大,所以医生叮嘱她眼镜要一直戴着。
其实作为初中生的侄女,没像很多孩子一样小学时就戴上眼镜已经挺不错的了,可还是挺遗憾的,因为她的父母眼睛还行,学生时期至今都没戴过,轮到她却近视了,怎能不让人有遗憾感呢?
开餐后,大家便吃了起来,期间长辈们无一不询问一遍侄女的学习状况,谁让在场的孩子就她一人呢,她疲于应付,只得默默地吃着菜。
孩子的胃口不大,很快便吃饱了,我也吃得差不多了,陪她闲聊会儿。知道她喜欢女孩子现在特别爱的手帐周边,我还送了她些小贴纸,果然说到她喜欢的,原本有点苦瓜脸样的她,立马恢复了孩子该有的真心笑颜,说谢谢之余就直呼她太喜欢了。
见她开心,我便也心情愉悦了不少,只不过我还是和其他人一样不自觉地就问起她升入初二后的学习状况,刚开始她回应了我一些,说自己还是不太喜欢英语背单词和语文背书,感觉好烦。
这时候,我没有意识到该转变其他话题,却如打开了学习话题的话匣子,告诉她该怎么克服不喜欢的科目的学习,一定要找对方法令自己喜欢才行,否则偏科严重就不好补救回来了,喜欢是很重要的动力。
我噼里啪啦说了许多,眼见她从原来的笑脸又逐渐恢复成了苦瓜脸,因我刚送了她礼物,她没好意思让我不要说学习上的事了,就独自跑到她妈座位边上坐下了。要知道她妈和我们隔了好几个人的位子呢。
对于她的举动,我立马反应了过来,小自责了下自己,干嘛像个学习经验丰富的老大妈一样跟侄女诉着过来人的学习经验,真的是陷在话题死胡同里了,难坏遭遇孩子的反感。
随即我招手让她再坐过来。直接跟她许诺自己不谈学习了,让她放心。侄女这才又坐回来,她说抱歉,真的不想听什么经验了,现在只想忘掉,换换脑子,想到现在作业还没做完,回家还不知道几点能赶完就头疼,所以,她不想听些学习上的事。
我爱怜地伸手摸了摸她的脸,说咱们不聊,于是就着她爱说的方面聊下去,我全当倾听者,这时,平日里不善言辞的侄女立马如小麻雀般开始对我叽叽喳喳起来了。
很显然,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真的不是一般的大,谁难得换个两点一线的环境吃吃玩玩还想听任何学习上的事儿啊。
所以,在和孩子们交流时,非父母的人也要多注意他们的真实感受,不要见面就老谈学习,即便你是学习经验丰富的高手,觉得一切都是对孩子好,但在孩子眼中你就是如同她父母般唠叨的烦恼源,你说的话大部分都会令她左耳进右耳出,起不到效果反遭厌恶,得不偿失。
日常,学会和孩子交流并非只该是家长们,孩子的亲戚们也该懂得下孩子的心理,这趟在偶见的情况下,说不定能帮助他们一起达到解压时刻的效果不是嘛?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