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几篇内容写一写陈海贤《了不起的我》中介绍的实现改变的四个原则。第一条原则是检验人生假设。
我们是带着各种各样的假设活在世上的,可一般情况下我们很少去思考自己行为背后的假设是什么,你渴望的改变和现实中你做出的行为,两者之差产生的是情绪的沮丧,而不是静下心来思考背后隐私的更深层次的东西。哪怕模模糊糊知道自己对某一行为的内心假设,影响了自己哪些行为可能也很难找到。
在上一篇文字中我们详细讲了对于想养成的行为习惯,怎么照出“心里免疫的X光片”,找到隐藏在你现实行为背后的内心假设。可找到的这样的假设远远不够,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可就是不愿意跨出改变的第一步。你需要问问自己是否真的想要改变,如果真的确定无疑想要改变并愿意自己花时间去改变,那就坐下来,认真给自己制定一个行为检测计划,在你给自己做了“心里免疫的X光片”的前提下。
如果你开会时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那先找一个不太重要的、都是自己熟悉同事的日常会议上尝试发言。不要想着临场发挥,你需要提前准备好,了解会议内容,并针对某一议题预先想好自己的想法,你也要多准备几个,一般情况下你精心准备那个议题很可能会在开会时一跳而过。在会议上迈出一小步,勇敢表达出来。
这个时候不要害怕地不敢看人,你需要观察周围人的反应,试着记下来。这样会后你就可以把根据内心假设预期的他人反应和在会上真实的反应进行对比,发现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一次检验。
当然, 你不可能通过一次检验就改变,甚至哪怕是不太重要的会议,你准备的很充分,甚至都跃跃欲试了,可到了开会的时候还是临场败下阵来。没有关系,多试几次,观察一下自己身边那些能把自己想法说出来的同事,看一看周围人的反应。接着观察他人的经验两相对照,慢慢地多试几次后你也能走出第一步。对于其他的行为也是一样,我们总是在与他人不断地互动中增长经验和见识的,自己的改变也是如此。不要试图在开始的时候给自己太多要求,在不断小的尝试下,并进行期待经验和实际经验的对比,让内心深入的假设逐渐崩塌。
找到了自己的内心假设,就去验证它,你可能会说不用验证我知道这就是不对的,可我没办法,我就是改变不了。先不要去想改变的事,也不要武断地认为你知道,我们在前面讲过预期的好处和经验的好处的区别,这里也是一样。预期的、想象中的,总是抽象的、比较遥远的,哪怕你确定无疑觉得真实情况就是如此,尝试一下,你也会发现其中的差异。要记住,忘记改变,先做一件相关的小事,重要的是记住做这件事时你的感受和周围的反应,拿出“心里免疫的X光片”四栏表进行对比,你内心的假设可能就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