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感觉电视剧容易上瘾以后,我干脆把电视戒了,但有两个节目一直没有放下,一个是《我是歌手》,一个是《欢乐喜剧人》。每一期都不落下,看着看着就有了点感悟,顺便写给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唉,谁让咱是一个“多瞅善感”的人呢?
这两个有共同的特点,节目形式如出一辙,首发,踢馆,补位,大咖主持,业界翘楚等,然而这些都不是我们要说的,我想聊聊心理契合的问题。
就拿《欢乐喜剧人》说吧。两季节目走来,观众明显的心理预期有了提高,单纯靠表面逗乐来拿高分是很难了,需要更多的心理契合,甚至是感同身受。
开心麻花说的是人情淡薄下的彼此信任,为了加大冲突,选的劫匪和代驾。贱贱的小岳,选的是雾霾下的蓝天白云,是我们每天都需要面临的问题。佳佳和大潘选的是老年人的情怀,八九十岁依然青春不灭,激励人心。少了小沈阳的辽宁民间艺术团,如同大厦将倾一般,传统个人技艺释放的二人转,大家看够了也看腻了。再到白凯南,讲的是两个过气明星斗气的事,恕我愚见,我感觉那两个助理其实更加出彩。
从上面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现在的节目编排尽量排除了大咖造成的偏差(除了第一季的杨金赐),大家凭本事吃饭,真正能胜出的作品就是能和观众心理契合或者说产生共鸣的节目。私以为白凯南输在两点,一是自己的选题,明星再不济也比老百姓活的舒服些,比惨对象选错了,当八角眉毛囧字脸不能给人印象的时候,就只能被淘汰了。第二就是高估了自己,采访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过的机会就不大,说的太满了,或许是大咖秀给的错觉,相较之下的同门师兄大潘显得更加可爱,至少人家一脸实诚。
单纯搞怪也不是不可以,得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宋小宝、小沈阳、小岳岳。即便选题有偏差,有春晚历练出的实力和名气加上极个性的表演方式,成绩也不会差到哪去。
你可能要问了,这个和恋爱有什么关系呢?
爱情,在一对一的时候是交换,多对一的时候是拼杀。
什么意思呢,一对一,当你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俩人彼此交换的是信任、情感及价值观。多对一,就是在一群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同类厮杀。事实证明,你看上的人,往往别人也会看上,感情面前,谁会让谁呢,就像娱乐节目、各类比赛中的拼杀一样。
怎么能赢呢?我有一种101理论,或者说100%+1%的理论,各位且看且琢磨,对或不对,实践出真知。
就是在100%付出的情况下,再加1% 的“花样”。凡事需要100%的努力,即便在恋爱中也是如此,当你像白凯南一样,100%的努力其实达到了大家平均线的水平,恋爱中有点差异,100%努力可以干掉50%以上的对手。
举个例子,送花现在已经是追女孩烂大街的招数了,数量变化已经没有新意,相信我,那玩意撑不过两天就蔫了。大家都来送花,你也送花,在大家看来这就是100%的努力了,我们如何在这个基础上来加强这件事,就是这1%的“花样”了。比如写一份情谊绵绵的情书,用心写200字,不要多,精美信封包裹,每一步来透出用心。
或者将花变成那1%。生日晚餐上,送一颗巧克力,如果没猜错,你的女朋友肯定失望了,这时拿出你的大礼比如项链等符合她心理预期的礼物,这时候失望转成了喜悦,这时候再拿出一束花,用魔术的方式或者事先藏好,这束花就变成了那1%。效果绝对不一样,亲自试过,有用。
简单来说,就是你的行为要契合你男女朋友的心理预期,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上1%就足够了,不要小瞧这一点,花费不多,却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这个理论不光光用在恋爱中适用,其他环境也可以。
比如学生,老师总会喜欢两种学生,一种是优秀的不要不要的,回回第一,各方面都很优秀。另外一种就是,进步快的学生,因为总能超过老师的预期,你的进步正是老师能力突出的最佳佐证。往往第一种学生很累,因为你落后就会有很大压力,第二种却有上下的空间,进退自由,毕竟高处不胜寒。此法在你换班的时候适用,高考不适用高考之后也不适用,谨记。
希望我没把你们带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