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同学聚会这个词,你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觥帱交错,杯盘狼籍,侃侃而谈。
反正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拒绝。
毕业这么久,我一次聚会也没参加过,倒不是因为高冷,而是因为我实在不想再把自己处置于那样一个尴尬的境地。
最近接到好几次夺命连环call,都是小a打来的,她说她刚从外地回来,毕业这么多年了想出来聚聚,那时候我恰好和几个死党在电影院排队进场,刚开始我还耐着性子跟她解释,说今天确实不方便,改天再聚,小a的语气有点不耐烦,电影嘛,几十块钱的事儿,哪天不能看啊。
快过来吧,我们这菜都上好了。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小a的电话就被小c抢了过去,她在电话那头阴阳怪调的问候我:
“怎么?大作家,现在成名了把我们这小人物都给忘记了?”
我淡淡的笑:“哪儿的话,我混的差远了,哪有你们逍遥快活。”
“听说你出书了?”
“没有,出版时遇到点问题。”
“哈,我就说嘛,小a还跟我打赌,说你出书了,我就知道她那嘴会吹牛,你在高中的时候也就能写点上不了台面的爱情故事,出书嘛,怎么可能,要真出了你也不会在这小地方待着了啊。”
我气不打一处来,一时之间竟无法接话,说了一句谢谢关心就挂断了电话。
且不说她讽刺我的这一番话有多么伤人,光说吃饭这回事,就有很多吐槽点了。
约人得提前打招呼,至少给人安排及思考的时间,如果是临时聚会,就应该要有受到拒绝的心理准备,并不是谁不赴约就是不给谁面子,说白了,她这就是赤裸裸的关系绑架。
后来,我再也没有主动和她们联系过,朋友圈里也只是点赞之交,并不是我对那晚的事情耿耿于怀,只是觉得,我们都是成年人了,不需要取悦谁,跟谁在一起相处舒服自在就和谁在一起,广交朋友是没错,但抱歉,我不是供祖宗。
路子不对的就别处了,圈子不同的就不必硬融了。
我们活了这么大,遇见过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而其中能和自己相处得来的人大约有百分之一,能跟自己完全合拍的大约只有千分之一,合拍度能维持长达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只有千万分之一。
所以,我们匆匆忙忙的过着生活,能遇见一个能陪你去看晚场电影的,不嫌弃你喝过的饮料的,看完了能送你回家的,争吵了也还是一如从前的,一个眼神就知道她想去哪儿吃饭的,这样的一个人,不管是男是女,遇到了,都该拼了命去珍惜。
我们的心就这么大点,里面存放着工作,家庭,生活,错综复杂的社交关系,以及进进出出的人,所以,有人进来,就得有人出去。
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那些真正值得交往的人身上。
什么是值得?且不说他有多优秀,多么跟你兴趣相投,但起码一点,你整个人,他得是认可你的,欣赏你的。
欢乐颂里面女精英安迪说的一句话很是深刻:宁与同好争高下,不共傻瓜论短长。
说到底还是圈子不同,话不投机半句多。
所以,我宁愿拿我朋友圈的一百多号点赞之交去换一个同好,一个能与我争高下但骨子里又是认可我不弃我的人。
由此可见,现在这个社会,聊得来是多么重要。
十七岁的时候,我的梦想是有一满满书架的书,和一个边走边聊的人。
而事实是,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与言者又无一二三。
所以,在这些由电流组成的文字屏幕后的你,在某个灯火通明的夜晚,我们提着酒赴约,不说相见恨晚,不说万水千山。
痛饮一场,把酒言欢,倾通宵都不觉得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