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业务全流程成果物,形成华与华创意流水线。
前言:
近期对流水线迭代的思考,就是把某一个课题,按照成果物作为关键节点,每一个成果物给明确的模板、案例和良品基准等。每一个项目只需要把关键成果物上传,就能形成留存。项目组在开展一个课题前,同样是新建一个流水线,对照每一个环节有模板、有基准和案例,自己需要做的是这个环节完成就上传成果物。后面的人想查看这个项目组的过程,就可以直接打开这个项目,在每一个流水线上去看当时的成果物。
2025年4月27日
昨天是资料需求清单,之后进入高层访谈,这整个环节依旧属于「企业寻宝」的阶段。
在细化之后就意识到,大框架还是有些缺失。实际的环节应该是:启动会-整理资料需求清单-行业案头研究-企业内部简报-高层访谈问卷-进行高层访谈……其中在开展高层访谈之前,一定要做行业和企业的案头研究,对企业有基本理解,有一个企业简报,在能在高层访谈前用共识,在后面在高层访谈时,才能有侧重的进行深挖。
所以,这里缺一块:可以有一个高层访谈前的《企业/行业简报模板》。
因为这里过去是没有资料的,我计划把这个作为一个周改善来做(刚好最近周改善的模板也简化了新版本)
对企业行业有基本了解后,就进入高层访谈问卷的整理。
高层访谈问卷的良品基准:
1、高层访谈的对象选择:涵盖核心产品、销售、品牌各部门的负责人,向上涵盖所有核心高管;
2、高层访谈的对象选择和排序:从下到上的原则,先从基础摸排补充信息,最后到最高决策人,避免到了老板一环还在询问基础问题。
3、关键问题可以多次询问:过去历史上发展的成功真因、当前产品的独特价值等问题,可以多个人甚至每个人都询问,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汇集资料
4、多问原话少问想法:在获取资料中,要把握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想法,最忌讳一个问题就问到“想法”,比如,我们会问你平时都是怎么“一句话向顾客或者身边人介绍产品的”,对方很容易给一些形容词和描述,我都讲xx几个点,这不是真实语境,不是原话!一定要让他给到原话。
5、问卷顺序按照ORID的顺序:ORID是我们引导力学习到的提问结构,O是不需要思考的现实;R是感受,针对现状即刻的感受;I是相关的联想和思考;D是对应的行动,这样的顺序能引导对方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回答,并且区分真实原话和想法。
在整理问卷前,要拿到组织架构图,高层访谈前最后有一份高层访谈的计划表发给对方,敲定时间。
(后面还有一半会开展市场走访,通常情况下高层访谈和初次市场走访会放在一起开展,其中销冠、样板市场的访谈,会放在市场走访中进行)
——
高层访谈问卷的也是通过周改善,形成了问卷的,我就截取部分进行展示。
这部分是以快消品行业为基础整理的「高层访谈问卷库1.0」,可以看到涵盖了品牌、研发、市场、销售、财务和企业高层等,后面的经销商、导购促销员就属于市场走访阶段的访谈了
现在这个问卷其实我看着问题还不少的,比如,有些问题对于品牌部门太大了,有些相关联的问题,中间间隔了其他问题,甚至有前后重复……但是,我觉得这都说明我们还有很大改善空间,这能保证基准。
每一个环节除了这个模板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干法》,之前的流水线会把干法作为主线,现在希望调整为以成果物为主线,干法只是参考。
下面是之前基于公司周改善整理并制作成册的《华与华干法-高层访谈指导手册》,高层访谈前看一遍,过去的坑不再踩!
其中除了一些工具类,例如讯飞现在改为飞书之外,其他流程和环节到今天都是非常标准的!
今天拼图就到这里!
所有人使用一条流水线 所有人改善一套流水线
最高的效率是不返工,最快的进步是不退步,华与华创意流水线就是让过去的经验都能沉淀!
不退步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每一个成功作品沉淀出良品基准,之后每一个出品都经过良品基准的品控。所以,每日盘点华与华所有出品,形成华与华创意流水线-华与华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