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清《全唐诗》
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杜甫)
短短的五言律诗,浅近直白的语言传达出的是浓烈的情感,没有刻意的雕饰,不需要过度的煽情,自然的呈现。而文字背后站着的抒情主人公望眼欲穿的守望,让人为之动容。不过,与一般的思亲念家之作不同的是,杜诗思想情感的抒写不单是停留在自我的角度绘景寄情,而是把视角更多聚焦在对方的身上。这种移身换位的技巧处理,虚实结合手法的使用,让诗歌表现出别样的况味。
望月怀思,自古皆然。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因为年幼)“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子的“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首联选取典型的意象“鄜州月”——妻女所居之地的月亮——写妻子望月思己,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写自己对妻女的思念。这种移位换形表现手法的使用更见思念之深、之切。一个“独”字写尽妻子孤单寂寞的同时,其实也在申述自己的思念之苦。虽然各居一方,但心心相守;即使人不能相见,但心中始终把对方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正是这样,困居长安的杜甫看到一轮明月时,才会情不自禁地怀想起居在羌村的妻女。颔联作者通过想象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皓月当空,妻子带着女儿坐在庭院当中仰望皎洁的明月,孩子们在嬉戏玩耍,而妻子望月想念着独自在外漂泊的丈夫。孩子们是无法理解母亲内心的酸楚和孤寂,“未解”一词状出思之更加伤情;颈联设想妻子看月时的情景,时间流逝,明月西沉。孩子们已经进入梦乡,而妻子仍然独自久久伫立在庭院当中。也已深,露水打湿了妻子的头发,月光洒在妻子的身上,天气渐凉。“云鬟湿”,说明妻子伫立望月之久;“玉臂寒”,写出杜甫对妻子的关爱——天气凉了,不要伤了身体;尾联由想象转入对未来充满的希望,盼望能够举家团圆,长相厮守,共享天伦。“何时”疑问中带有些许的无奈。世事无常,社会动荡。作为生命的个体置身在社会洪流中是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的,也许团聚的日子很快就可以到来,也许遥遥无期。对杜甫来说,他渴望的是前者。这样,就无须望眼欲穿,整天以泪洗面。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 “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双照”与前面的“独看”相对照更添悲意。
一首望月怀人的五言诗,身困长安者思念远居乡野的妻女。但作者打破惯常的抒写方式,不是从自我的角度状写自己的思念之深,内心之苦,而是以远走他乡的妻子的视角写妻子对自己的牵挂。这种移接别人而言己情的处理方式,更增添了诗歌的浓郁的抒情气氛。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如黄生所说:“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
从诗歌的本体品读了诗中之蕴,按照孟子所言“诵其诗,读其文,不识其人,可乎”的读文思维,下面当走进杜甫的世界。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一生都坚守着“奉儒守官”的理想,而且始终都行走在路上。杜甫出身在仕宦之家,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祖父为初唐诗人杜审言,父亲杜闲。杜甫青少年时家庭环境优越,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可是,生不逢时,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的杜甫亲历了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的变革,也切身感受到时局动荡给黎民苍生带来的痛苦,“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可见杜甫对百姓命运的担忧。
简单梳理杜甫的心路历程可以看到,杜甫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一方面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即使这样,他也没有忘记对苍生命运的担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最好的记录。正是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变革,杜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生于大唐,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国家。尽管时时见弃于朝,但他对国运苍生不离不弃。杜甫一生都行走在路上,不是为了自己,而是用自己的眼睛注视着世事,用诗歌书写着一幅幅世情画卷,暗黑的,沉郁的,有的甚至充满了血色,“三吏三别”以冷峻的眼光,让人窒息的笔触记录着社会,揭露着社会的黑暗。杜甫的这种 “缘事而发,感于哀乐”的真实记录,用一种独特的记录方式留存了唐朝的一段历史。而他的心怀天下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从一个方面诠释了士子的社会担当。达则兼济天下是入世者秉持的信念,穷则独善其身则是出世者自我保护的生存方式,但对杜甫而言,不论穷与达,他始终把视角投向广阔的社会,并用自己的方式奔走呼号。尽管不能改变什么,但有了一种声音,即使是江河日下,也能够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情。---陈士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