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过朱自清的《背影》,文章描述的父爱让我感慨,我看过母爱的伟大,那舍命救子女的例子比比皆是,我歌颂父母亲的伟大却不曾落泪。
你说我视亲情淡泊如水,而我却在看见凌晨开始工作的环卫工人心生不忍;偶遇乞讨的老人鼻尖泛酸,眼眶潮湿;甚至于看电视剧情节中有老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我也隔着屏幕愤愤不平,默默流泪。除去感情的因子在作怪以外,我想我应该是又在思念远在故乡的爷爷了吧。
从小就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长大,听到最多的关于家庭的词就是留守儿童,那个时候天天盼望爸妈回家带来一年的新衣、零食、玩具,从未去注意过早出晚归的爷爷,那个默默付出,和我说过最多的话就是“你过来看看这个字怎么念”,我总是不耐烦的对他敷衍,有时觉得麻烦一句不知道也就把他打发了,爷爷也不曾生气嘴里总念叨:多读点书,以后总有用的。
爷爷也有曾生气到举起钢铁搬的拳头狠狠的揍我,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注意这个默默付出,为家挥洒汗水的男人。
还记得那是一个很平常的星期天,我照常去临近的村庄等待上学的同伴,剧情的发展本因是:在她家吃完她妈妈亲手做的糕点之后,我们坐上尾气很足,噪音很响的三轮车踏进知识的大门。结果却被她告知她决定明天早上再去上学,原因竟然是:更新的动漫还没看完,随即她问我:小婷,要不你也在我家睡吧,我们可以一边看漫画,一边吃我妈做的小吃,我不知道是哪个好处诱惑到了我,反正在一分钟之内我做完了思想斗争,又花了30秒的时间跟老师述说了一个弱到爆却又沾沾自喜的借口,我完全沉淀于这意外得来的放纵中不可自拔。
黑夜的降临,大地被黑幕般笼罩,心中也似乎压了沉甸甸的黑团般让人呼吸不畅。眼前的食物不在芬芳,屏幕里的动漫人物也如提现木偶般失去灵魂。突然楼下传来的喧哗声似乎给我下了最后的判决,那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有点意外的是从来都是沉默寡言的爷爷竟然有那么大的嗓门,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爷爷已疾步到我跟前,二话不说抡起铁拳对我一顿狂揍……事后总有人问我:你这泼猴般的性子怎么没有上蹿下跳,被揍的一身乌青也没见你坑一声?现在回忆起来,可能就是被一向沉默是金,和颜悦色的爷爷那暴怒的神情,毫不留情的拳头给压制了吧。
也是在后来我才体会到她们所描绘的爷爷从接到老师电话那一刻起从农地赶回家,第一时间给所有亲朋好友打电话,满村、满镇、满县的找我那种无措,那种害怕,那种想掐死我的心情吧。
后来我再也不敢随意的敷衍爷爷,我开始注意到凌晨四点就起床的背影,晚上八点才归家的容貌,那满身的泥巴,粗糙的手掌,开裂的脚跟,但是他的脸上总挂着和蔼的笑容,即使身抗百斤却也健步如飞。他总是说着不爱吃肉却在晚饭最后一刻把剩余的肉末吃完,他总是等我们洗漱完之后去盛那最后的热水,甚至于在年长的儿子失业在家却也是他用年迈的手掌去撑起一大家子。
毕业工作后的我也是听奶奶电话里提起他耳朵最近听不清了,有人说他坏话他也可以左耳进右耳出了;他最近变得嗜睡了,总是看着新闻睡觉了;他常常提起我,总说工作忙到都没时间回家看他了。
过年请假提前回家的我终于见到他了,那伟岸的身躯被无情的岁月压弯了,矫健的步伐变蹒跚了,说话开始不利索了,也终于听不见我小声在背后说他坏话了。
我想岁月能不能温柔一点,他还没有穿过我买的新衣,还没有时间好好陪他看过一整集的新闻联播,就连他最向往的万里长城却也还未曾去感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