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周秋妹,两个青少年孩子的妈妈,亲子沟通讲师,2021.01.24 记录 第88篇!
今天分享的主题《怎么拿来爱护自己呢?》
怎么拿来爱护自己呢?首先要保证不使用道德评判、比较、逃避责任、强人所难的方式和自己沟通。
工作没有做好,我们很内疚,往往会对自己讲: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小的事都没有做好!你真的一天不如一天了!你本来应该做好的,为什么这么大意呢?
你看,“这么小的事都没做好”,这是自己给你主观评价;“一天不如一天”,则是进行比较;“本来应该做好的”,这里面含着必须要做好的命令;而“应该”这个词,就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如果没做好,就是有问题的。
站在客观角度,去倾听自己、观察自己、去感受自己,找到自己这些负面情绪背后需求,要么满足,要么宽恕。
我们指责别人,是因为别人没有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指责自己,是因为自己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们可以用心的去体会别人的需求,也自然可以用心了解自己的需求。
我在《非暴力沟通》书中里面卢森堡博士培训班里有位全职母亲,一直表现的特别内疚,于是卢森堡博士叫这位全职母亲不妨拿笔将职业女性和全职母亲两个角色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一一记录下来,然后看看如何才能同时满足。
全职母亲就拿了张纸,先从自己“职场女性”角色开始写:“为了照顾孩子,我放弃了工作”,这是她的观察;“我感到有些灰心”,这是她的感受;“我很想重新感受自己在职场的那份快乐和成就”,这是她的需求;“能不能有机会让我再重新回去上班呢”,这是她的请求。
接下来,她又写下了作为全职母亲的四个要素:“我在照顾孩子时,总想着上班”,这是她的观察;“这让我很纠结”,这是她的感受;“不想因为上班让孩子得不到照顾,我要确保孩子得到照顾”,这是她的需要;所以,“能否找个保姆,或者请家人来帮忙带孩子呢”,这是她的请求。
当这位全职母亲,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和自己对话后,她感到非常轻松。因为通过这一系列步骤,她没有再陷入到内疚的情绪里,而是找到了自己的需求,并聚焦在如何满足这个需求上面了。
宽恕别人,宽恕自己
当我们能聚焦需求而不是责怪自己时,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越来越平和,也就更容易宽恕别人,宽恕自己。
比如,在路上我们遇到那种压着快车道不加速的车,或者突然变线超车的司机,心里肯定会第一时间开骂,这家伙是不是疯了。
学过非暴力沟通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刚才那样太可怕了,我希望自己以后不要再遇到这种司机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把对外的愤怒,转变成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开车就会更加小心,心情也会更加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