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余映潮(特级教师,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是在上届带毕业班时,备课组长李娜老师说要买余映潮老师的书,问我们谁要,办公室的大部分姐妹都买了,我也随大流买了一本,却一直搁浅,直到培训期间,更深入了解到余映潮老师,才开始阅读起来。
我读书,一般都是需要很长时间,一是没时间,二是自己老静不下心来,还没读一会,儿子就费力了,还没读一会,又要上课了,还没读一会,手机又有消息了。读书,简单的,变成了一种奢想!
无论费了多少时间,也不用说是囫囵吞枣,或说不求甚解,总之是看完了。
现在不觉想想来,它是我读完整的第一部教育理论著作,之前,学校发的理论书籍,都是翻上两三页就束之高阁了,这部书,是我专业成长路上的第一部书。
余老师从导入,写作,过渡,主问题,字词积累,课堂提问,句段赏析,设计活动,单元复习,美点寻踪,课后练习,朗读,结束语,线索等多种方面写了80种技法。
在这80讲中,我学到了要非常迅速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语境,进入课文的情景,让导入环节简洁,洗练;我学到了设计到位的“主问题”,能够轻便有力地牵动对全篇文章的整体感知;我学习到了“淡化提问”或“无提问式教学”克服了课堂上的“碎问碎答”“随意提问”;我学习到了成功的朗读教学一定是层次非常细腻,过程非常生动,形式非常活泼的;我学习到了用“说”的方式带动对课文的整体理解、细节品析、内容组合、想象补充;我学到了设置话题,能够比较好地形成课堂阅读“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氛围,能够比较切实地表现新课程的“对话”的理念……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智者余映潮,他充满智慧的课堂设计,总带给我们惊喜,如醇香美酒,越品越香。我们又看到一个勤者余映潮,余老师废寝忘食,笔耕不辍,为我们带来一本又一本教学经典,为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精彩课堂。我们也能看到一个钻者余映潮,对于教材精读,深读,一文多用,一次多篇,一课多案,只有深入的钻研,才能常教常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