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以上数据仅作参考,关注孩子的学习情绪比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更有意义。我们除了做好各方面的后勤保障工作,其他能够做的就是:
1.鼓励孩子不因为分数的高低而过度喜悦或悲伤,及时将“反思考情”和“试卷分析”的情况进行比较,找出那些影响孩子正常备考的情绪,如焦躁、抑郁、紧张、沮丧等,在下一次考试出现类似情绪时,及时调节,稳定发挥。
2.及时对包括作息时间、复习习惯、背诵技巧等进行调整,对孩子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大有裨益。
我们应该这样去跟孩子交流谈心:
1、可以问问孩子“你对自己的成绩满意吗?",而不是首先表达我们自己是否满意。因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应该让孩子体验考试带给他的感受,而不是让他来体验考试带给父母的感受。
2、如果孩子觉得满意,问问孩子“你打算怎么庆祝呢?"而不是“我要奖励你”。因为庆祝是体验到自我满足感后与他人分享快乐,而奖励意味着我们比孩子更有能力,高高在上地评判他,抹杀了他的自我满足感。
3、如果孩子感觉不满意,给予共情和安慰:“看得出来你很不开心?”,"很遗憾你这次考的不满意"。千万别再加上:“我就说你平时得用功多复习嘛!"这让他体验到的是雪上加霜,而不是爸爸妈妈和我在一起。
4、不管孩子满意还是不满意,都可以再问问孩子:”你觉得跟你从前比,是进步了还是退了?”而不是去跟别的孩子比。因为让自己越来越好的内动力是人的本能,跟自己比产生幸福感,培养成长型思维;跟他人比产生自卑感,只能拉低自己的能量。
5、还可以问问孩子:”这次你总结了哪些经验?你觉得可以做些什么让下次考试考得更好呢?咱们一起来想想吧。“代替孩子体验生活不是父母该做的,但是支持孩子更好,是父母应该做的事。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寒假期间大家都辛苦了!新学期我们一起继续努力[拳头][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