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话

一些话 2025.11.02


也许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这两天一些即时的沟通让大家有种自说自话,互相没有get到各自的点的感觉。我不怀疑大家的善意,可是,话赶话的电话、信息、临时的表述、即时的情绪大大的降低了沟通的效果。今日,静下来,口拙的我、特殊时期易情绪化的我试图用文字来理清这些杂乱的思绪。



作为一个单位来说,在符合政策规定下有效的运转是理所当然的,也是最重要的,所以,对于每一个在职员工要求正常的饱满的工作量无可厚非,作为一直以来严守各项规定、大家看得到工作态度的个人是认同也是极其守规矩的,遵规守纪是底色。



再说我个人,经历了手术、8次化疗、28次放疗,正在经历一年靶向注射治疗,后续一年靶向服药以及持续5到10年的内分泌治疗,这个过程不易,但我一直心怀感恩,见前篇《世界赠予我的》。

对于经历漫长艰难的过程的癌症病人,在新岗位上继续认真负责,加入社会贡献力量,是自救回归正常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重疾病人来说,需要抓住一些来慢慢恢复,通过一些出口来获得救赎,亲友的关心、适当工作等等。而和同事一起在岗位奋斗是非常重要的疗愈,这是恢复正常生活必经的一个环节。


非常理解学校的工作安排有困难。但医生明确告诫,现阶段满负荷教学会严重影响康复,甚至可能导致病情反复。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


政策对编制人数有要求,但是政策也要求单位为患病康复期的职工提供合理的劳动条件。

严格的编制要求不等同于重疾恢复期的员工必须满工作量,并且有且只有一种选择(如果要来上班的话,那就肯定是按要按照正常的工作量。我们就肯定现在马上就要紧急辞退一个老师。那您就要会要承担这个老师的全部的工作任务,应该是16节课,然后还要加副班的工作)

对于恢复期的重疾病人来说,这几乎就意味着只有一种可能:一直病休。

“必须满工作量教学”的一刀切是值得商榷的,疾病恢复期的员工也有在合适岗位工作的权利。

基于健康状况的岗位调整,是和各级单位和学校一直以来对职工的关心关怀之举契合的。

法理也不外乎人情,更何况在充满爱和关怀的校园。患病以来,对单位一直心存感激,我深深感受到:我是有单位的人,单位和工作是我们的重要保障,是我们对抗厄运的底气。所以我坚信:足够的善意是可以消除沟通和表达的误解的,即使患病,即使治疗带来的各种情绪涌来,也从未出恶言,我相信,出发点都是善意的,都是为解决问题而来的。


患病员工并不是只有回家休息一条路,而是可以换一种方式为学校工作,同样是为教育教学服务,既能保证健康,也能让学校的工作正常运转;能不能达到双赢呢?


关于病休“无非是少一部分钱”“和其他行业相比,待遇还是比较好的”,;“关于需要和同事交流一起度过恢复期”,“可以病休但是来校交流”;好似一定要争这毫厘,格局不高,不大气,囿于狭室;这样的话语有些刺痛,是的,钱不算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是钱,也不止是钱;来校看同事,一起努力和作为旁观,不一样。作为一个恢复期的病人,是的,那些重要,但意义不仅如此,它是我们努力的一种方式。有句话:什么都没有,我还有健康。有的事,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不是事,但是,如今,不再拥有了健康呢?有的话语,对没有健康的人来说,有千钧重。

但是我毫不怀疑这些话语的起源于善意,源于帮助,否则可以任由你声嘶而置之不理。有限的临场的交流,很难确切。感谢这些努力过的沟通。

这是一些话,心里话,匆匆写就,不是什么严格的篇章,我想也不需要那些了。说些话,不求完全的理解,不再在各种流程耗费精力,毕竟,康复期精力有限。走出来的方式还有其他,继续寻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