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心眼太小
中医教授谭爱华说过一种“嫉妒型人格”。
这种人格,心眼小,嫉妒心理强,内心常常对他人愤愤不平。
他们一听说有人比自己过得好,不仅不会给予祝福,还会阴阳怪气地嘲讽。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写过他的表弟宁赛叶。
一直以来,莫言都对表弟颇为照顾,还给他介绍过好几份工作。
没想到,在莫言得奖走红后,醉醺醺的表弟却找到莫言,开口就对他一阵冷嘲热讽。
他先是否定了莫言的才华,认为莫言只是“逢上了80年代的文学黄金时代”,这才有机会出名成家。
接着他又指责莫言目中无人,看不起莫言写的小说《黑白驴》。
随后他甚至污蔑莫言与人同流合污,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面对无端辱骂,莫言一开始还耐心解释。
但随着表弟的变本加厉,莫言索性不再理睬。
事情过后,莫言迅速远离了此人,从此不再来往。
现实中像莫言表弟一样小心眼的人,比比皆是。
越是亲近的人飞黄腾达,越会使他们心生嫉妒,抱有恶意。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见不得别人好,是一种病,更是一种坏。
怀有这种心理,到最后只会把身边的人越推越远。
所以与人交往时,要学会开阔自己的心胸,放大自己的格局。
当你真诚地去欣赏和祝福他人,反倒会被更多的人喜欢和接纳。
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换来好人缘,赢得长久的利益。
05
耳根太软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说: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
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人性本善,我们每个人都会不好意思拒绝他人的请求。
可若是耳根子太软,一口应承下来,往往会让我们陷入两难的境地,搞得生活一团糟。
作家李筱懿就曾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她有个朋友的亲戚生病了。
得知她认识一位专家医生后,朋友便托她把专家介绍给亲戚。
李筱懿相当为难。
因为“朋友的亲戚”这种关系,中间拐了两道弯,根本不适合开口请求帮忙。
面对朋友的苦苦恳求,李筱懿还是去求了医生。
结果朋友的亲戚嫌弃医生不够热情,不断地抱怨。
朋友又觉得李筱懿帮忙没有到位,也心生怨念。
就这样,原本出于好心的帮忙,最后却使得两人不再来往。
毕淑敏曾说:
“你那么好说话,谁又能体谅你?生活本就不容易,很多时候,你舍弃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却被那些利用你善良的人们压榨。”
一个人耳根子一软,就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禁不住他人的劝说。
最后委屈了自己不说,还很可能吃力不讨好。
要知道,许多时候,你给一分是情,给十分便成了债。
你若敢好到毫无保留,别人就敢坏到肆无忌惮。
唯有学会拒绝,你的好才不会变得廉价。
你的善良,千万不能失了尺度。
耳朵根子硬一点,付出有边界,关系才能长久。
《情商是什么》一书中写道:情商是指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和表达自己以及他人情感的能力。
它不是说一个人会多少花言巧语,而是懂得换位思考。
在与人相处中,总能将心比心,照顾对方的感受,给人尊重。
当你能够放大格局,少反驳,多接纳,自然就会更加受人欢迎。
尚和道瑜伽+冥想+心理学+深度分享读书会心灵成长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