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已进行两周了,从这两周的学生学习中,我们不难看出:
班上学习习惯好的同学依然保持着优秀的学习状态——按时听课,认真做课堂笔记,一丝不苟完成作业。
自制力差的学生仍然没有学会自我管理——早上赖床,假装听课(实则可能在玩游戏),笔记不做,作业不做,任凭老师催他多少遍。
所以才会出现:有人在被窝假装打卡,有人在房上蹭网听课。
难怪有人说:寒假归来,学霸依然是学霸,可学渣已不是当年的学渣了(因为学渣的眼镜度数增加了)!
但是,不得不说,中间的一部分,也在退步。
我班有一名学生,不爱说话,但是老师布置的任务能按时完成,成绩在班上是中等。可是,上周一共三次作业,竟然一次都没有完成。我不仅在钉钉私发信息给家长,还在微信群催了又催。
直到本周二,她的妈妈给我发来信息,说小姑娘住在姥姥家,老人的手机太慢,老是打不开。她会去帮助上传作业。
我的理解是:孩子作业已做完,但是无法上传,妈妈一到,立刻解决。
出乎意料的是,昨天,我又收到了她的信息:老师,没有借到英语书,已在网上下单,等书来了再补作业吧。
这么说来,她的寒假作业也肯定没做了——我们放假前就让借书预习了,课文及单词的录音也早早发到群里。在2月10日网课开始的第一天,我把电子书、课文录音、单词表重新发了一遍,并提醒收藏,看来她是一个也没看见。于是,我又单独给她发了一遍。
这虽然只是个例,但的确反映出了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
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假期,很多人的角色发生了转变,老师从主导者变成了辅助者,而家长成了天天面对“神兽”的人。
以往,总有家长问:我家孩子在校表现怎么样啊?上课听讲认真吗?上课举手发言积极不?为什么我家孩子成绩不好,作业也完成了啊?
现在,一切尽在家长您的掌握之中,您知道这是为什么了吧?
我们也经常听到家长说这样的话:“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你该咋管咋管”;“老师,这孩子就听你的话,我们说他都不听”;“老师,我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你多提醒提醒”;“老师,我们都是做生意的,忙得没时间管小孩儿,你多费心”;“老师,我家孩子……”
一个班几十个孩子,老师尽量,但是难免会有看不到的,再说了,老师也不可能每节课都在那儿看着,因为老师还有别班的课要上。
在家长的眼皮底下,还有那么多孩子不学习,那么,请家长想想,疫情过后,你还敢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辅导班吗?你还指望着报了各种班就会“躺赢”吗?
经过这个假期,希望家长能理解老师的不容易——毕竟,看一个孩子、辅导一个孩子要比看几十个孩子、辅导几十个孩子容易得多。
经过这个假期,希望家长能明白:比硬件配置更重要的,是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态度;比今天网课学什么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