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其不意的改变
周五晚上,是一个轻松的日子,倘若宝贝们能把作业完成了,接下来的两天,不仅孩子没有了学习的压力,作为家长,也没有了思想的负担,带着美好的愿望,我提醒着孩子们:赶紧去写作业吧!
已放下了学习的包袱,沉浸在玩乐中的小宝表示极度不情愿,丝毫没有去写作业的动向。
“是啊!快去写,明天我们就可以去表弟家玩了。”这是爸爸的声音。
“快去做吧!不做完,又留到最后一天才做了。”想着赖皮的儿子,爷爷也帮腔。
“快去做吧!一回来就想着玩。”奶奶也忍不住吐槽。
在如此多“好心人”的推动下,儿子极度不情愿地拖着书包往房间走,这下子,家里的“好心人”都如释重负地做自己的事情去了,孩子的作业牵动着全家人的心啊!
一会,我走进房间里,看看在书桌前的小宝,很满意地笑了。无意中瞟了一眼孩子的作业,哦哦?怎么啦?这样的书写本属于以前的儿子,马虎的书写怎么又回到儿子身上了?就在这一刻,我忽然意识到,咱们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去强迫孩子去做自己不情愿做的事,因此落下了马虎应付的结果。作业,是孩子的事,我们可以给建议,但是绝对要尊重。孩子,已是一个有独立的个体,在他的大脑出现疲惫的情况下,就会发出指令让自己休息,所以孩子都是会出现边玩边做作业的情况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想到这,妈妈变得温柔,对儿子说:“快吃饭了,我们出去吧!”儿子先是一愣,然后愉快地出去了。对于平时建议一分钟也不容浪费的妈妈,妈妈此刻真有点反常。
吃完饭,儿子主动回房去了。这一次,我分明看到了儿子换了一支削好的铅笔,一笔一划地进行书写,这个态度完全不同了。现在才发现,儿子的态度取决于妈妈的态度啊!
今晚,妈妈选择了不陪伴。作业,交由孩子独立完成,在这个前提下,我做好了心里准备:孩子的路总要挣开妈妈搀扶的双手跌跌撞撞地向前走,跌倒了,就爬起来重新开始,妈妈相信儿子一定行!
周末的作业是比往常多的,9:00还没完成没有关系,留些得次日清晨再做吧!听到我叫儿子不要做了,父亲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我笑笑。当我把煮熟的玉米放在餐桌上召唤孩子们出来吃的时候,一家人就和和美美地在一起“吃”着亲情大餐,不被作业打扰着享受着天伦之乐!
原来我的态度可以影响着一家人的态度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