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3月末的游记了,由于回来后一直没有心思理照片,就一直拖到现在。
(选图修片实在是一份繁琐的事情,身边的朋友应该还记得我还欠你们一篇海南·骑楼的游记,哈哈哈哈)
最近这段时间广东天气的确是不错,新闻里到处都在报道哪里哪里的花开得正好,因为一些事情回了一趟广州,在艰苦奋战几天后,选个好天气拖着舍友哲明出门了。
小插曲
(不感兴趣的直接可以到游记正文,嘻)
之前有在小程序里注意到腾讯在广州TIT创意园开了线下体验店WeStore,就想说刚好去看一看。
似乎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微信网红周边。
好不容易到了TIT创意园,按照惯例在外边兜一圈。
然而,等咱两个到了腾讯大楼外面,保安大哥很礼貌地说:不好意xi啊,WeStore暂不对外开放,除非你是员工家属,或者有认识内部员工。
没办法,出师不利,刚好是午饭时间,于是和明明转战创意园路口地网红店--Nonoodle·不方便面馆!
在店里晃了一圈,感觉这里还真是啥国家地方便面都有,不过摆放在柜台上的方便面只售卖,不提供现场制作,这和我之前想象的不太一样呢!
咱俩一人一份招牌面,一边翻着杂志,一边四处张望等吃。
毕竟是招牌,味道很不错的。
我把照片上传的我的ins,还不少人点赞。
正文
OK!吃饱喝足,向餘蔭山房进发。
我们俩是在客村地铁站出发的,8号线到万胜围,转4号线到大学城南,再转7号线一个站就到板桥站,A出口出来,导个航骑个共享,轻轻松松!不过,自骑路线还是挺绕的,不推荐路痴一族,有公车,大家自行查看,哈哈哈啊哈!
(说实话,地铁给人带来的便利实在是太大了,环境舒适速度快,咱湛江啥时候才能赶上这地下轻交通时代呀)
餘蔭山房位于广州番禺区南村镇,位置还是挺偏远的(这也是为何起名为“山房”),建成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与佛山梁园、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合称广东四大名园。
从北门牌坊进入(后来才知道,北门算是后门,但是感觉全程的观赏体验反而更佳,真的,骗人是哈士奇),花18块钱买了全票进门(是的,要~门~票~不过学生票半价),扑面而来的就是古色古香的书院气息,先来个初印象全景。
正中间的正是潜居邬公祠的正门。跟随哲明“向导”的脚步,我们首先进入了文昌苑。
文昌苑,是以中华文昌文化为主线,继承岭南传统造园技法,造就“荫翳生凉,水殿风来,柳影樨香,时盈客袖”的园林环境。
一进门,鸟语花香,满园春色。不过今天紫外线有点强。
大门左手边就是一顶大红花轿,我一直都对这个很感兴趣,用手抬一下,真的好重。
当下正值春季,广州适宜的温度,花开正巧。
闻着花香, 继续往里走。
一老人在给年轻人讲解山房的过往,因为今天不是周末,没什么人。
在这里就真的要感叹一下IPhone 7P的人像模式,这次我俩的游玩拍照全程用的是iPhone 7P,出片效果特别好,这次游记所有的照片都是原图套个滤镜直出。之前有人问过我买iPhone要不要花多几百上带双摄的Plus,我只能说:完全不用犹豫,绝对要。加多一个摄像头的投资完全抵过一台数千元的相机(专业玩摄影的除外),或者选择安卓双摄。
去洗手间,找了一下,洗手间居然包裹在假山里面,我们都感叹:如此风格别致的洗手间位置还是第一次见。有点想笑~
出了洗手间,绕着假山往回兜。
突发奇想,第一次用全景模式玩了分身,效果还可以。
沿着池边走,来到闲趣亭,对着文昌阁咔嚓咔嚓。拍摄的过程中由于阳光实在是强,人像模式几度无法识别,反反复复拍了好多次,旁边两位老人好奇地坐在一边看我们瞎弄,特别尴尬,哈哈哈哈!
闲趣亭对面是漾春轩,里面陈列着不少墨宝,可惜欣赏不来,只留下这张。
从漾春轩,被这棵叫不出名字的开满花的小树吸引了,艳丽小花开得特别让人心喜。
我们俩到处拈花惹草。
在我的指导下,哲明也上手人像拍摄了,效果不错吧!
沿着回廊经过撷秀堂,完全被廊顶的花纹吸引。
虽有些地方已经被岁月侵蚀,但仍然不影响其精美。
再过去,就是文昌阁了。这里有不少神祠像,为表敬意,很多地方不方便拍照。
这真是个能让人心绪安宁的好地方。
走下文昌阁,右手边就是桂馥楼,一楼是手工艺品售卖区和展览区。
上到二楼四处张望,青檐飞瓦,绿水红花,好生自在!可能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稍远一点视觉就会触及现代建筑,导致“跳戏”。
瑞景楼与桂馥楼相连,里面是看书的地方,不过好像没有开放。
瑞景楼与假山间有一挂亭相连,形成文昌苑二景之二---挂榜青山。
据了解,昔日文昌阁、魁星像、挂榜山三者巧妙结合为一体,成为读书人必往之地。登文昌阁、拜魁星、眺挂榜山,仿佛金榜题名就在眼前。
古人对功名的追求可见一斑。
后来实在是太热了,阳光紫外线太强,我俩赶紧下来到另外一个地方去。
沿着大红灯笼的指引,我们能从侧门走出了潜居(邬公)祠,走进善言(邬公)祠。
穿过正堂,即可走进内堂,毕竟是大户人家的书院,金光闪闪啊!
实在是被金色晃到眼睛,赶紧撤了,临走前看到有穿着汉服的姑娘在游览拍摄。
由正堂侧门走出善言(邬公)祠,我们直接到了玲珑水榭。水榭呈八角形,四周环水,听说是园主人诗钟文酒、吟风弄月之处。
每思所过名山,坐看奇石皴云,依然在目;漫说曾经沧海,静对明漪印月,亦足莹神。
原本想说拍一下水榭内景,但恰好有一批游人在拍照,就直接越过了。
我俩绕着水榭瞎晃,因此邂逅了孔雀公子。
亭内还有一只温婉含蓄的孔雀小姐,但它应只属于孔雀公子的闺中伴侣,就不拍了。
不多叨饶,我俩安静离开,前往瑜园。
瑜园,是1922年园主人第四代孙邬仲瑜添建,以作为息居宴客之所,他的子女也曾在瑜园居住。
园内迂回曲折,其中的观音堂、罗汉堂、百年浮雕、砖雕让人惊叹。
走出瑜园,基本就走完了。辗转来到后花园,在楚河汉界叱咤一番。
听说这里是游园外国人必驻留之处。
瑜园,也美称小姐楼,棋盘左后方是其一别致露台。
这还真是让人寻味呢。
不准笑。
至此,餘蔭山房一行就结束了,细细回味,个中风情令人难以忘怀。
三亩之地,容纳颇丰,不仅楼台堂馆,亭榭轩桥,假山莲池皆备,而且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唯一比较不好的地方就是相对比较偏远,但或许这也算是有点,诗书静雅之地就应该稍离喧嚣。
我们俩全程打打闹闹游玩下来大概花了两个半小时吧,几乎都看了,没啥槽点(反倒亮点不少,比如说包在“青山”中的洗手间,哈哈哈哈),是为数不多的觉得来得很值的地方。
不吹不黑,推荐大家过来呦!
写在最后
这次回广,停留的时间不长,全程都多亏了舍友、朋友的接待,也认识了不少新伙伴,有时总是在想自己何德何能遇到你们,同时也对自己的未来规划重新做了审视。
每个人在前行的道路上总会有迷茫的时候,好在我有着乐观的心态,也有家人们、伙伴们在背后为我加油打气,所以一切都不是问题!
拍摄器材:IPhone 7P、IPhone 6SP;滤镜:VSCO G3&L4
如果你喜欢我的游记,记得多评论转发点赞!
(如果你是因为看了我的游记而出发前往游览,也请评论给我,想必我会因此而欣喜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