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的夏天,刘希遇见个人,改变了她对肖鹏的“执念”。
大一周一晚上的思修课,理科生刘希在走神的时候对思修课本乱涂乱画,像她曾经给语文书上杜甫画美妆那样。
她一遍遍写肖鹏傻.X,大傻.X。其实也不是想骂他,只是自己想写写画画的时候,要么就是画个皮卡丘和叮当猫的简笔画,要么就是写起这个熟悉的名字。等下意识写完这个名字时候,又觉得自己莫名其妙,默默在后面添个“傻.X”啥的来掩盖自己下意识的举动。
因为互为同桌那么久,她深知他的字迹,所以这两个字写得尤其像他。
以前他们还讨论过,拿刘希的手写字去签字是不是就是伪造肖鹏签名,但是写得几乎一模一样,挑不出相差之处又怎么证明不是肖鹏写的呢?
最后,为了解决这个悖论,肖鹏写起了繁体字的名字,十分复杂,十分麻烦,刘希根本没兴趣去模仿。
由于大一下开始的流行性病疫影响,刘希这大学生活仿佛被偷走了两年。
大二也是在断断续续的封锁控制中上课,刘希说本应该是交友兴趣最浓烈的大一大二被常态化防控磨灭了。
本来以为自己能在大学认识点有趣的人,或者谈谈恋爱什么的。
没想到就这样混混沌沌过去了。
不过目睹室友秀恩爱的时候,又希望自己像别人说的那样能有一段好的关系。
刘希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人格有点什么缺陷,好像很喜欢暗恋。
本以为上了大学一切都好了,能尽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但是高数、化学、大物等三连给了刘希个下马威。
大一上还有点高三勤勉的后遗症,谈不上勤勤恳恳,但是还不算造次。
最后有个三等奖学金,当然有不少成分是由于大一上很多同学心玩花了,被刘希捡了漏。
上自己英语课的时候,注意到一个高高白白的男孩子,口语流利得一笔,甚至还会法语。刘希天生就是慕强的那类人,一个长相中上等,身高体格又棒的男生,加上他英语是刘希达不到的程度,刘希自然心生爱慕。
让人越看越喜欢,越想越喜欢。刘希就去英语课班群点开人家名片看,在大一加入的各种群里搜索邵许安,最后好巧不巧发现是自己专业的。
由于同一专业,很多课结束时间差不多,于是她放学每次就在诺大的校园里,食堂里搜索他的身影。
她近视但坚持除了上课外不戴眼镜,哪怕两三百度的近视,她也总能很快找到他的身影,她对他的背影比对他的长相更熟悉。
刘希枯燥的大一生活就是疯狂在人群找邵许安。大二又分了一次班,好巧不巧,邵许安和刘希一个班。
不过俩人没什么机缘对上话,刘希谈不上内向,但看到自己喜欢的人还是会不好意思,觉得自己配不上人家。
后来又和邵许安选到一个英语老师的课,做pre的时候,刘希是背了一个星期的稿子,上场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大错误,还得到英语老师Nick的赞赏。
她想着这样就能靠他近一点了,从专业上的匹敌,从口语上的匹敌......年轻的刘希那时候还不知道,触发爱情开关的条件并不完全是物质的匹配。
直到后来她再看到毕业照想起这个人,她才懂自己的幼稚。
这段暗恋结束的场景是在大二下和邵许安选到的一门通识课,也就是大学生的水课。由于这老师社恐,讲话什么的特别小声,说着说着人就像讲悄悄话似的,曾经腹诽“难怪这老师只能教水课”的刘希觉得听着这课很累,而且她并不是那种在别的课上能好好写作业或者做别的事情的人,所以选择逃课。
并且她还想以此为机会,请邵许安帮忙盯梢。
本来想的好好的,一来二去熟了之后,一切都好说了。
But某一个晚上的这门课下课之后,下了小雨。
邵许安和某个女孩子打着伞走在前面,刘希没带伞,淋了点小雨。
后来她就自己去上课了,也不问他了。
不了了之的暗恋。经过这件事,刘希发现原来自己喜欢的老是一类人。虽然性格个性不同,但是邵许安和肖鹏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