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会大事:
本周迎来我们班的第十六个孩子--张子晗。
周一一进教室,孩子们就自然玩在了一块,好像本来就是一个班的娃。排座位时我把新同学放在王熠煊旁边,这位小王老师不用我叮嘱,悄悄地把如何用蜡块,如何打天地边,如何涂底色,形线画怎么画都告诉他了。我一看,这第一天来的孩子主课本做得可真不错,孩子们也“哇哇”地纷纷表示赞赏。不得不表扬这孩子愿意跟随,爱学东西,什么课都喜欢,也必须表扬我们小王老师非常认真的工作呀。
盼了一周,张子晗同学终于在周五得到了枫树爷爷的礼物--竖笛。我们在吹的时候COCO老师布置给他一个任务,观察一下我们吹竖笛的时候哪只手在上,哪只手在下? 我们手上的10只小鸟,哪两只是卫兵小鸟从来不离开树枝?很快他就找到了答案。饭后,我请李昊霖来告诉他如何保养竖笛,这位刚学会两首曲子的娃非常骄傲,非要在保养之前吹奏一首,他认真地吹了一首《小羊羔》,然后问张子晗“你学会了么?”因为张子晗的到来,他本周刚从新同学变成了老同学,特别高兴。
所有的孩子也非常期盼下一个新同学什么时候到来,是男生还是女生。我告诉孩子们,在路上啦。
还有一件大事是娃们第一次给自己上了一节课。我们约好攒够三十颗星星可以吃一次下午茶或者跟我要一节课,上课内容孩子们来定。结果是他们选了后者。我内心忐忑呀,这帮娃要干啥?这课堂会成啥样子?孩子们很快地讨论了一下,出去玩?上山玩?游戏课?最后孩子们一致决定——排戏剧,排我刚讲的故事《小哥哥和小姐姐》。角色很快选定,我被安排演最不讨人喜欢的老巫婆。演一遍不过瘾,孩子们交换角色又演了一遍。交换角色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过程。刚才没演到主角的被推出来演,两个人都想演一个角色的,他们就自己商量你演上半场我演下半场。不讨喜的反面角色没人演,最后也会有孩子站出来,实在没人他们就让我演,最后珑月老师被他们“烧死”让他们过足了瘾。
课程
主课:
因为炎热的天气,早晨基本不跳绳了,会在院子里自由玩一会。男孩子喜欢拍球、挖沙,女孩子更喜欢光脚荡秋千,踩着木桩子摘桑葚。
8点半进入教室,依然是竖笛、晨圈的节奏。大部分孩子对每周一首竖笛曲不满足,因此我鼓励他们将晨圈里的歌曲吹出来。孩子们竖笛的吹奏水平已经超过我了,我教的许多歌曲,好多孩子几天就可以吹奏出来,一旦会吹,他们不会忘记,好像手指有记忆。我则学得慢忘得快。所以,在这方面,我不得不示弱,每天早晨问一下谁可以带大家吹这首曲子。最开始只有一个女娃,然后有3个女娃举手,这周又增加了三个主动的娃,而且男娃也愿意带着大家吹了。我则负责在旁边打拍子,保证大家可以合起来。感觉孩子们的好习惯正在养成。
每天的课程里(包括练习课)有15-20分钟是复习汉字,我们把学过的字编成句子、顺口溜写下来,然后配图。另有15分钟左右学习数学,乘除法的练习、数字分解、数位,剩余时间则是加减法练习--出题或者掷骰子的方式。
湿水彩:
这几周我们都在跟红黄蓝三色工作,蓝色的梦、黄色的光,反复用这三色,但每次颜色带给我们的都是不一样的故事。“我们看见它们交织在一起,我们聆听每种颜色的诉说。”
远足:
山上经常有些垃圾,我会顺手捡起来,有时带个袋子,正好在脚下的垃圾就捡起来,也没有刻意去做,毕竟我们是去远足,不是去清山。有些孩子也会顺手捡了垃圾送到袋子里来。我们的小暖男说垃圾挺脏的,要送我个礼物。没过几天,送给我一个捡垃圾的长夹子。我突然就变得很专业了,左手垃圾袋,右手长夹子。奇怪的是,捡垃圾这件事突然就变成一件要“抢”才能争取到的工作了。孩子们来我这里预约,上山谁来夹垃圾,下山谁来用夹子,下周谁在排队。从出校门到走到山上能顺手(真的是顺手而已)捡一大袋子,孩子们好像捡到宝一样,觉得好有成就感。
第十八周英语:
1.天气主题:
学习了一首新歌<How's the weather?>, 里面涵盖了本主题的重点句型:How's the weather? It's sunny/rainy/cloudy/ windy/ snowy... 通过各种活动来练习5种天气,比如我画你猜,我表演你来猜,大小声游戏等等。
2. 复习动物主题:
复习动物主题的时候,给孩子们先讲了一个故事:Leo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去马戏团看表演,可是看到那些动物都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一直在工作,从来都没有休息过。于是Leo找到马戏团的老板,请求他给动物们放一天假。老板说,如果你能完成一个任务,我就答应你,否则,你们统统来给我干活。Leo毫不犹豫的接下了这个挑战。于是,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帮助leo完成挑战:选择一个动物卡片,把沙包投在上面,并且说出他的名字It's a …或者They're…。让我没想到的是,孩子们不仅说的准确,沙包投的也很准。
游戏:
本周继续玩<过桥>,<木头人,偷走我的沙包>的游戏。还复习了<国王与裁缝>游戏,这一次,有很多之前从来没当过国王或者裁缝的孩子都踊跃举手尝试,连新同学子晗也特别积极的想要参与,于是我们就有机会看到不同风格的裁缝:有娴熟的“老裁缝”,一针连着一针,麻利又爽快;有稚嫩的“小裁缝”,断断续续的,但是既认真又好学。新同学子晗在观看了几轮之后,按捺不住欲欲跃试的心,也玩了一局,所以没缝完一件完整的衣服,但是对于初试茅庐的新手来说,已经非常棒啦。
手工课:
对于还在织竖笛套的孩子们,之前和他们约定了每节课要织的行数。大家都很专注编织。在临近结束的时候,速度也都赶上来了。好些个孩子已经完成编织工作,可以选喜欢的扣子,进入缝制的步骤了。可以看到他们的喜悦从心里到脸上。长长的竖笛套编织真的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啊。所有完成的孩子们,仍旧在努力编织的孩子们,都值得大大的掌声哦。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说,大的工作项目分成阶段有目标的完成对他们会更加清晰。有的同学还利用大课间的时间,到办公室找我继续编织。由于来找的孩子很多,不能一次容纳那么多,怎么办呢?他们几个自行商量,然后决定俩俩有序地排队。孩子们对手工的热情,以及那种专注的意志力真的让人感动。这周还陆续给孩子们的作品系了名牌,用来期末展示。
音乐课:
欢迎新同学 很有仪式感的把枫树爷爷的礼物给到了。带孩子们复习了最近学习的几首曲目,也是假期重点需要练习的曲目:蜗牛与黄鹂鸟 、瀑布 希望在家唱歌的时候或者听音乐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韵律,孩子们普遍唱歌和吹竖笛会越来越快,如果能伴随着律动去感受旋律的起伏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