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9

桂西北纪行一       

                    东兰弄沙红军山行     

          2025年5月15日 睛(星期四 ),晨光熹微中,中央党校96级本科班十五名学员踏上1辆中巴车,从南宁向西北疾驰。车窗外的喀斯特峰林渐次叠起,三百多公里外的东兰弄沙红军山,正以红土地的温度等待我们这群求索者。

红军山前合影

      从南宁出发时,天空还是晴天,随着中巴车一直往西北疾行,天气由晴转阴,进入东兰地界后大雨连连。当午后时分我们抵达弄沙红军山时,天空突然放晴。红军山建设的发起人、总策划、红军烈士的后人黄伟俊同学在山前迎候我们。他介绍说,当年红军山开山时,早上一直下着倾盆大雨,到红军山开山剪彩前,天空突然晴朗起来。这是难道是巧合?还是在冥冥中英烈在保佑这方净土呢。

      紧接着,伟俊同学带我们参观红军园、红军泉、红军指挥所和兵工厂,一边走一边给我们讲述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红军英烈故事。到了午餐时间,伟俊同学和家人支起了八仙桌,用地道的红军菜款待我们。只见餐桌上玉米糊的粗粝、盐水煮山薯的微甜,五颜六色的红米南瓜饭,裹挟着当年红军先烈的烽火气息涌入了我们的喉间。伟俊同学用汉壮话语讲起往事:"韦拔群将军当年在列宁岩办学,学员自带红薯当口粮……"粗瓷碗里的稀粥泛起涟漪,恍若看见草鞋踏破桂西北山路的烟尘。

红军亭

        通往红军亭、象征革命征程的193级石阶缝里嵌着弹壳残片,山腰战壕遗址的岩壁上,1931年红七军刻下的"誓死保卫苏维埃"仍依稀可辨。我们在韦拔群烈士侄孙的引导下,绕行山巅纪念碑。当读到韦拔群"家族十七人殉国"的碑文时,山风忽起,松涛声里似有铜鼓马骨胡的悲鸣。远眺红水河如玉带蜿蜒,当年邓小平在此创设的兵工厂遗址,如今已隐入板栗林深处。

        在红军园广场,南宁人大书画院院长滕云茂同学,给红军山书写2幅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的书法作品,颜斯海同学带领大家一起朗诵毛泽东《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月光漫过窗棂,穿越了历史的时空。此时的我们正与九十年前红军的先烈,在红色基因的共振中完成了跨时空的应答。     

        当香椿树的新芽穿透弹片锈蚀的土壤,当红水河的清流涤净历史血痕,站在东兰弄沙红军山上,遥望层峦叠嶂的巍巍群山,我们感慨万分,东兰弄沙红军山终将传承着中华大地的红色基因,托举起属于新时代的星火。

                                  (作者:张培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