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刷到这句话,我很是惊讶。
因为分享它的,是以前同班学英文的一位女同学。在我的印象里,她绝对不是那一类会想着主动感染周围朋友的人。
恰恰相反,在课堂的表演课上,她是若发错了一个读音,便会停下来,捂着嘴巴,两眼瞪得老大,蹴在那里好久不知所措的女孩。
我们坐在下面,小声告诉她,没事,我们能听懂,很棒的,可以继续说。她则会更加不好意思,脸涨得通红,抿着嘴,手指托着下巴,歪歪头,眼珠转转,最后会说自己忘词了,接着就是又一顿不知所措。
我好奇,继续翻了翻她的相册,才发现现如今她已成为了一名小学英文老师。小小的个子,拿着话筒,站在在一群小朋友面前讲单词。照片里不变的,依然是她朴素的装扮和腼腆的笑容。
不过可以看出,在那副眼镜下面,眼神中多了一分从容。
我努力去回忆,一起读书时有关于她的故事,想从中寻找她变化的线索,可年份实在过得久远,最终不得不放弃。
直接问她,也不是不可。但总觉得有些不妥。因为这不是我的本意。
留下这些文字,只不过觉得是因她发出的这句话,我被照亮了。
我不禁问到自己,你曾发过光吗?还是总躲在暗处被别人照亮?
又进而开始敬佩那些会发光的人。一是因为他们本可以不发光。二是因为能发光,意味着他们能量大。
此时恰好碰到学联竞选的日子,担心精力问题做得不够好,我犹豫着要不要试一试。但又转念一想,在这个时间点,看到这句话,是不是冥冥中告诉我,要去发出自己微弱的光。
我清楚能不能当选是其次,毕竟它是一个梳理自己,锻炼自己上台说话的机会,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
照以往的经验,面对一个挑战,既可以选择进,也可以选择退时,因为不确定性,往前一步总会有新收获。
于是趁着午休时间,赶紧写了封自荐信递交给老师。后来却发现自己是唯一一位有意向投递这个岗位的同学,难免觉得有些意外。我的信里,自我介绍部分是这样写的:
在不同的时期,我会用不同的形容词来定位自己。当下,我选用这样的3个标签:金牌售后,一名奶爸,未来作家。
金牌售后:
我目前在DJCX服务体系担任高级产品工程师一职,从开始的一线客服,到技术支持,再到工程师,八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对售后业务和产品运营相对熟悉。
在参与研发团队产品设计,产品优化过程中,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认可,基于对用户口碑的极致追求,被用户和同事称为金牌售后。
一位奶爸:
我家小孩下个月满一岁半,刚学会了跑步,走路,正在学说话,是贪玩调皮的时候,他是家里一名优秀的拆迁队员。
每天早上出门上班,他常常眼含泪水,憋着嘴巴,紧抱我们的大腿舍不得我们走。每天晚上下班回家,他总是眯着眼睛,咧着嘴,张开怀抱朝我们跑来,还不停地喊着爸爸,妈妈。在那一刻你会发现,生活再辛苦,工作再委屈,都是值得的。满身的疲惫总是在那一声声天真灿漫的叫唤声中被冲洗的烟消云散。
未来作家:
我有一个梦想,在退休之后能成为一名作家,想每天还能翻翻书,写写字,为这个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作品。
前段时间因为两个原因,我开始刻意重新拾书本,记录文字。一是在工作中遇到自己没法解决的问题,发现自己思维的局限性,我试图从书本中寻求答案。二是为人父母之后,总想着给孩子营造比较好的家庭环境。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觉得至少读高中之前就是这样。
思来想去,怎么办呢?那就以身作则,从成本最低的看书和写字开始吧。想着如果能熏陶出他专注看书的习惯,不仅他自己受益,未来对他的教育引导我们也会轻松很多。
坚持看书的这一年,小孩子的生活也着实发生了些改变,他的床头总是散落着一些童书,每天晚上入睡前会缠着我们和他一起读绘本,讲故事。
书,现在就是他的玩具。
当写下并分享这些事情时,我发现自己不再是像以前一样,总觉着是个没有故事感可言的人了。
后来,竞选结果出来,虽没能成为学联几位主要负责人,但学联考虑让我担任副部,其实也已远超我的预期。
尝试去记录,发出微光,想着也会影响到少许有同感的人吧。
2022年5月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