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先生的建筑展,如巨浪般的美学冲击,让我兴奋,心跳加速,无法入睡。
我被驱使着记录这些感受,力求有限生命中离美更近。
1. 美本身是极度稀缺的,因为美需要时间酿造
这不是他本人的理念,也从未在展览中提到过,但却能从很多细节中感受到。
他所设计的卢浮宫项目中,单单设计入口一项,就耗费了几个月之久,因其中要多次论证模拟哪个地点是最能够让观者提升参观效率,且不迷路。
苏州博物馆的项目中,他基于中国,苏州,创新三个关键理念,历时2年做规划调研,期间多次请教苏州本土建筑师,最终才奠定了建筑千园千景的苏式园林美学基调。
肯尼迪博物馆项目中,他深刻理解了肯尼迪自己对海洋,水的热爱,以及开放包容的价值观之后,才把建筑位置选在了海滨,定调主基色白色,且以环形开放式的建筑形态出现。最终白色开放式的水上建筑,仿佛肯尼迪的延展。
构建这样的美,需要深度思考,反复地论证,即大量的时间。
反言之,缺少时间,会让构建美极其困难。因为创造美的前提是共生&co-exist,理解历史和环境,长时间的倾听和理解之后,才能让把某种生命力喂养给创作者,给与美诞生的土壤。
2. 自然是至高的美
什么是能够穿透时间,历久弥新的美?
如果说颜色,可能是黑色,因为黑色是夜空,是苍穹,是自然;如果说肤色,可能是小麦色,因为小麦色是阳光,是沙滩,是眼中的阳光;如果是形状,可能是圆形,因为原型是地球,是月亮,是双眼的瞳孔。如果是数字,可能是1,因为1是生命体不得不面对的自我,是人站立后的形态,是万物生长的方向,是对造物主万物归一的崇拜。
人类的美学,是构建于自然之下的,且只能构建于自然之下,因为自然代表着生命。
与自然越割裂的东西,无论是食物,建筑,人类,衣服,都很难拥有生命力。
创造之美,是在追求如何人造自然。
建筑之美,是在追求如何人造山川,让建筑拥有生命,与人互动,给人尊严。
美的事物,一定是蕴含了生命力的。
美的人,就是拥有很强生命力的人。
3. 空间是第一准则
Less is more. 可做的事情变多,却让我越发感受到“空”的珍贵。
空的房间,会让人感到整洁。空的日程表,会让人感到放松。空的记忆,会让人感到轻松。
空是一种稀缺的状态。
而满,是无法逃避的常态。正如匆忙的上下班,杂乱的房间,辛辣的美食,理不清的思绪,纠结的感情,清不完的购物车,看不完的博主…
这些满,会隔离我们与内心相处的时间,和自然相处的时间,降低对美的感知。
而物理空间上的满,更是美的敌人。
数量级的上升,会让对称,圆满,共存,突出重点等美学审美更难实现。而少和空旷,或者空无一物,或只有一物,反而会突出背景,突出重点,有共存,更容易对称和圆满。
Less is more, because in less we can see, we can feel, we can create.
展览的最后,放着贝先生的视频片段,里面他被问道如何看待自己的建筑。
“Sometimes you feel it’s rewarding, to create something into brick and mortar, something valuable&lasting…”
“Sometimes you look at some buildings and wish they should have not been born…”
他俯瞰纽约的景观,以及其中自己创造的建筑群,表情凝重,仿佛上帝。
我看着镜中的自己,不禁仰望:如果我的人生是一座建筑,到底是谁创造了它?
它能否历久弥新,自然,空旷…
它能否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