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临后,社会环境发生着剧变,我们不断适应,也不断被改变。
这一点,在饮食习惯上反应得尤为明显。
从只追求大品牌的商家,到习惯在街边小店落座,不断接受独立品牌和小众餐饮走进我们的生活圈。
全文无广,放心食用~
•••
生活在福州的我们,见证过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角落的社区咖啡,也逐渐学会熟练地穿梭在巷末街首,贪恋「来一杯」的清醒。
我们讶异过泰国菜的忽然盛行,或许也排过三两小时的队,或许早已对比过「某集市」、「某牌档」和「某村」的口味,了然清迈曼谷的悠闲。
我们也正在看到海鲜小火锅的鱼贯而出,越来越乐意在室内体验大排档的嘈杂与自由,越来越喜欢用粥底和花胶鸡的汤底,试探琳琅满目的食物本味。
于是,我们也不禁开始探索:到底是什么在牵引着一阵阵的餐饮风潮?
将目光回望至千禧年的开端,最初,我们喜欢去小鱼网等论坛上最多人推荐的店铺,通过「爬楼」和各种帖子的比对,寻觅情人七夕的最佳去处。
△福州小鱼网
那时候的排队王,大概是各式奶茶店。叭卟、葡京、阿二、水舞功夫……放课后的学生们最爱拿三五块零花,在校门口的奶茶店排着长队。
当然,我们也喜欢穿梭在东街口和安泰中心,那里有最时尚的餐饮选择。
后来,微博逐渐「夺取」社交媒体的话语权,各种初代网红崭露头角,我们学会在#福州美食#、#福州吃喝玩乐#等话题下发现时下的潮流,跟着博主的脚步吃遍全城。
再之后,微信公众号乘着东风而来,新媒体的不断兴起使我们能看到更多的选择,我们可以同时关注几十甚至上百个账号,将文章逐一浏览收藏,试试各家媒体推荐的美食路线。
这时候的我们,热衷于追求人人都爱的网红店,微博达人和本地账号说什么好吃,我们就把店铺从收藏夹里拎出来,有空便去凑凑热闹。
如今,短视频成为流行新趋势, 抖音和小红书是我们出门就餐的必备工具,我们也似乎鲜有时间从文字中提取信息,而更习惯在十几秒的快节奏视频里抓住信息流里的闪光小店。
于是,小店崛起在人人都能成为推荐官和发掘者的时代里,「反潮流」和「小众」是年轻人们最热衷于的选择。
越是犄角旮旯,越是破旧狭小的店铺,越能引起我们的注意,藏匿着的那些「小店」、「密店」、「破店」也终于被围堵得水泄不通。
十多年来,一向以「悠闲」著称的福州人们从来没在「排队」这方面悠闲过,我们总是被各种各样的美食风潮所吸引。
前阵子华塑小区的拆迁消息也掀起了一波早餐打卡潮,原本八九点还很空闲的小吃摊,不到七点便挤满了赶来打最后一次卡的人们。
在不断排队,追赶潮流的同时,我们虽然心甘情愿付出时间,但也时常疑惑,那些需要排长队的美食是否真的可口呢?
由于工作关系,我总是穿梭在福州的大街小巷,在庞大信息流的冲击下,也探索不少店铺。
我想仅从个人口味的角度,推荐几家「吃了还想吃」的美味,也为暴走过的这些路、写过的这些店铺做一番总结。
闲游东街口,崔酱炸鸡店的长队在贤南路口显得格外显眼。
还记得高中时期,它还开在安泰中心的清净角落,没什么独特的装潢,店里的阿姨们总是和蔼地笑着招呼客人,小店温馨而有温度。
△银粟炸鸡
后来,崔酱把分店开到东街口、王庄和烟台山,看着它一步步从街边不起眼的外卖店成长为占据黄金地带的网红炸鸡店,看着越来越多人慕名而来,感慨非常。
△冰岛炸鸡
在我眼里,崔酱最诱人的便是「银粟炸鸡」。洒满炸鸡金黄脆皮的浪味仙粉带着淡淡咸味,一口下去,鸡肉嫩得爆汁儿,但并不觉得油腻,反而越吃越有新鲜感。
△银粟炸鸡
除此之外,酸甜的「琥珀炸鸡」、奶香的「草莓奶霜炸鸡」和芝士控必点的「双吉炸鸡」等,都是不少人的挚爱。
△芝士年糕、双吉炸鸡
不管你爱的是哪款口味,一定要记得加年糕,裹上粉末或酱汁的芝士年糕,实在好吃得不像话!
逛逛福四中,在小带家,我们可以洞见深深的学生时代的烙印。
△雪顶芒果刨冰
简单的布置拥有更加温柔的亲切感,常客大多是附近的学子,他们大多熟练地进店入座,迅速点上自己的最爱。
△芒果糯米饭
「芒果糯米饭」、「芝士鱼籽土豆泥」、「雪顶刨冰」……不论是在冬天还是夏季,这些像是从少女漫画里跑出来的小吃与甜品,从来都能带给年轻的味蕾们大大的欢乐与满足。
△冬阴功米线
两个人共食一碗「冬阴功米线」,课堂上的开心事、放学后的闲谈八卦,以及敏感缜密的少女心思,小带家普普通通的小木桌前,窸窸窣窣地说开来了。
漫步芍园,能体验大口吃肉的快感。
我去过数不清次数的肉仓烧肉,每次都能被肉质的鲜嫩折服。当色泽红润的牛肉端上桌,没有谁能不被这厚厚的切片和漂亮的脂肪纹路所折服吧。
「凤梨牛肋条」将凤梨的酸甜融入牛肉的软嫩鲜香中;「爆汁牛骰子」相当有嚼劲,一口一粒,爆汁感十足。
△凤梨牛肋条
△爆汁牛骰子
至今,肉仓已有三家分店,但个人觉得最棒的当属勺园店,不仅是日式居酒屋风的装修氛围感十足,较为狭小的空间里,人与人隔着炭火紧挨着,烟火气升腾在空气里,美味自然。
到卫前街和北大路走走,虽不起眼牛肉馆和凤娇牛肉馆是我心中的福州最佳牛肉店,也是许多附近居民们从小吃到大的家常小馆。
虽不起眼牛肉开店已有二十余年,来迟了可就吃不到招牌的那几道菜啦。
「牛排煲」浓郁的药膳味丝毫不抢牛排的风头,反倒是带出了肉里的那一份「鲜」,汤喝完了还能「续杯」,物超所值了!
△虽不起眼牛肉
享用「双味百叶」前,记得要拌一拌,那带着微酸的蒜香,加上极脆的百叶,着实是不错。
△虽不起眼牛肉
凤娇牛肉馆最出名的就是「牛肉拌饭」,可以搭配喜爱的时蔬,嫩滑的牛肉和米饭交织在一起,赠送带着肉香的清汤,冬夜来上一份,暖心暖胃。
△凤娇牛肉馆
和虽不起眼相比,凤娇的「牛排汤」略显逊色,但牛背筋、麻辣牛肉丝却相当诱人,弹牙爽口,嚼劲十足。
谈及异乡的美味,三迪华美达酒店的茶点总是让人在恍惚间穿越至广东。
「招牌鲜虾饺」的表皮近似透明,但包裹着虾仁的部分却差些火候,若能透出些橙红色的虾肉,就更妙了。
△招牌鲜虾饺
「秘制蒸凤爪」作为多数人在广式茶楼必点的菜式之一,蒸得软糯可口,只需在唇齿间吸溜一下,便能骨肉分离。
△秘制蒸凤爪
细细品味,靓茶入胃,悠然如此,最好不过。
再过几天,我们即将迎来被疫情影响的第三个农历新年,即使健康码和口罩已然成为生活出行的常态,乐观的福州人们仍然愿意相信市场,仍然愿意跟着餐饮的风潮不断排队。
有人说,福州人实在是很闲,总喜欢一窝蜂地去排队跟风。
我想说,福州人的确是很「闲」。我们追求悠闲的生活,憧憬自在的吃喝,我们也总是给味蕾机会,时刻保持一颗探索市井美味的好奇心。
这关乎一座城市的气质,我们福州人,就是这个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