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说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吧,其实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或多或少有《影响力可》这本书的影子,书是外国人写的,涉及到经济学,行为心理学,政治学,其中关于外国的商业行为,宗教仪式,政治事件,以致翻译成中文,事例较难理解。个人有以下两个收获:一方面学着去分析社会现象,保护自己不被表象所迷惑;另一方面销售交际中结合现实场景,做好客户关系维护,业务沟通,推不动时应用其中的一些技巧,方法。
个人阅读速度比较慢,有时会纠结于书中的句子跟案例。感谢@雁过留影 提供的思维导图,帮我快速整理了思路。
正文:结合我身边的一些例子,给大家分享《影响力》里说到的一些重要观点以及六大武器:
观点:人类跟有动物相似的有规律的、盲目机械的行为模式。
我们需要认识两件事情。第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动物的这种机械的固定行为模式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第二,我们的体内也存在类似的实现录制好的磁带。通常情况下,这些自带都会起到对我们有益的作用,但有时候触发特征也会愚弄我们,使我们放错磁带的情况。
我们被告诫“一分钱一分货”,有时候“昂贵≠优质”;有人误将绿松珠宝“1/2”看成“2”,价格提高两倍的时候,顾客反而认为这些珠宝更有价值、更值得拥有。
当我们请别人帮助时,如果能够讲出一个理由,那我们得到别人帮助的可能性就更大。
我们不仅希望优惠券能为我们省钱,同时还希望它能节省我们的时间以及思考如何才能做到这点所需的精力。效果有时候是相反的。
六大武器:
1.互惠;
俗话说得好:“吃人手软,拿人手短。”超市免费试吃,商家送的小礼物,安利的“霸格”(免费试用再回收)等,都会让你产生些许感恩图报,或是负债感的心理。
应用:a.由互惠会引发不公平的交换;接受小恩小惠会让人产生负债感,有可能被要求更大的付出,跟“埋下伏笔”的写作手法相似。
b.“拒绝——退让"策略;利用知觉对比原理,可以让人选择折衷的方案,达到自己的目的;谈判什么的最开始一定要压住高的价位,留出允许让步的空间,以后就好操作一些。
对策:我们需要分清敌友,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果断拒绝他人的恩惠;倘若接受了他人的恩惠,可选择用同等恩惠回报,没有必要顺从他人另有目的的事情。
2.承诺和一致;
一个人的做出的承诺跟他的行为一致的话,将会被认为是可靠的,言行一致的。
应用:人们一旦做出决定,比如定下一个目标,他将会对自己的决定产生动力;当文字表达自己的时候,会认为自己就是跟文字描述的一样,比如书面的声明。
对策:我们不要求一成不变,我们许诺需要慎重,尽量不要言过其实;
3.社会认同;
所谓“人云亦云”,我们会因为社会中的其他人的行为而选择自己的行为,而且大多时候是正确的。
应用:在进入一些陌生的领域的时候,可以通过模仿他人行为,让自己迅速入门,这个是切实可靠地;碰到突发事故时,我们最好是明确指出需要的帮助,以及特定的人,避免错失时机。
对策:我们也不要盲目从众,更多时候需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冷静分析,亲手实践。
4.喜好;
有个成语“爱屋及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们愿意答应自己认识和喜欢的人提出的要求;我有个朋友就会因为追某明星,而选择明星代言的产品,即使产品不适合自己,也可能用不上。
应用:从喜好出发做销售更好,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挖掘对方的需求点,最大限度结合我们的服务。
对策:我们需要注重效果而不是原因,不是因为是你的朋友而选择购买不适用的东西等;
5.权威;
一些人通过外在高级的头衔,专业高大的形象,来影响别人,让别人顺从自己的意愿行事。
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魏则西事件”,这个21岁的年轻人出于对百度和部队三甲医院的信任,在罹患滑膜肉瘤这种罕见的癌症后,在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简称“武警二院”)尝试了一种号称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的“肿瘤生物免疫疗法”,在借钱完成了治疗后出现肺部转移后才得知这种疗法并不靠谱。
对策:我们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提高警惕,不要迷信权威。擦亮自己的眼睛,弄明白“这个权威是真正的专家吗?”,“这个专家说的是真话吗”,多去想想专家是否会从我们这获得什么好处。
6.稀缺。
小米的饥饿营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超市限时限量的打折也是一样的套路。
对策:不是因为难弄到手的东西更好吃,更好看,更好用。我们要警惕自己的冲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PS:正面看待《影响力》的话,看对象跟场景,可应用其中一个武器或者多个。
另外一方面,现实生活中多些真诚,少些套路,以诚待人,这样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