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停留在自己还年轻的意识,以为正属于青年教师的行列,突然学校一次活动提到“我们学校大多是三四十岁的中年教师……”,惊恐,原来已经步入中年了!再回头看看一批批刚加入的新面孔,不得不承认,已经老了。
近几年,出来的新教师都很优秀,起点都很高,就说李老师吧,一个工作第二年的优秀教师,这节课是她的第三次公开课。而我,作为一个第13年的教师,每次聆听,都自叹不如。
每一次课堂,都让底下的我们纷纷感叹,学到的点很多。比如今天,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环节设计的自然巧妙、细节的关注引导,让我开始反思。平日里为了不那么麻烦,很多东西总是能省就省,当然,日常课不比公开课,但是她的这份为了上好这堂课背后做了那么多努力的态度、拼劲是值得我学习的。为了轻松点,不那么麻烦点,我总是会放弃很多,这两年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专业成长,开始尝试去做去改变,终究不那么积极。也是这两年,新教师的不断加入,眼见她们的快速成长与积极向上,突然意识到自己是那么的咸鱼,身为中年教师的焦虑感袭来,空有折腾的念头却无实质的行动。此刻,更多的是来自于新教师的压力,这种压力归根究底是自己不够优秀!
反思自己这种状态的原因,其一是不自信,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敢去表现。虽然近几年慢慢在改变,但还是会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因为不够自信,看到李老师能如此坚定自我,表达自己欲求,羡慕又佩服。其二是逃避心理,总是以“人生有没有必要这样为了所谓的名和利而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作为代价”为由去逃避,都知道,要想参加什么,时间上的付出是必不可少的,动则加班熬夜是不可避免的,而我总以身体吃不消为由放弃。但想想,其实如果平日里努力做好每一步,每篇课文用心去解读,熟能生巧,最后信手拈来,又何须临时抱佛脚,最终搞得自己精神萎靡,憔悴不堪呢?功夫在平时,不在一时。其三,没有合理安排时间,两个娃,加上家务、自己的事情,时间很紧凑。但平日可以利用边角料时间一点点去学习,不也可以一点点进步吗?
写着写着,突然觉得不必焦虑,人各不同,能力亦有高低,无需以年龄来判断,也不必给自己压力,只要自己做好每一点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