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来处很重要,影响着她的人生,决定了她将去往何处。
七巧的麻油店千金身份并非她人生畸形的来源,或许那时候她很快乐,做梦也不会想到后来会畸变到那样的程度,和一双儿女的亲情会演变到那样极端的地步。
七巧的性格畸变根源是她的畸形婚姻,那是她后半生的来处,也是她和儿女之间极端亲情的来处。如果一定要做个是非论断,那就只能说七巧的选择是带着抵触接受命运,命运赠予她的不公没有使她真正屈服,并且也没有真正反抗过。咽下去的苦,使她成为了折磨身边人的妖怪。
七巧嫁的是大家族里的骨痨病少爷,没活几年就死了,家族没落之后分了家,带着一双儿女过。故事说年轻的七巧爱上了沾花惹草的小叔子,然而小叔子怕麻烦不敢招惹她。其实七巧也不过是迷恋健康的身体罢了,毕竟跟病体为伴的日子无异于噩梦。到最后小叔子来找她,七巧看透了他不过是为了钱,于是心里最后一丝情意也随风飘散了,整个人彻底异化了。
异化的过程主要有三段。第一段是大家族中的畸形婚姻,眼见着其他几房都是健康人,唯独自己要天天面对一具不堪的躯体,尖酸刻薄成为她的保护色。第二段是小叔子的巧言令色和刻意回避,更使得七巧心心念念间积了内伤。第三段是分家后小叔子奔着她的钱上门来,彻底摧毁了作为人的最后一点希望。
后面,七巧完全不在乎任何人和事了,世界上好像没有她在意的东西了。她看起来为自己而活了,实际上是折磨起身边的人了,就像一种当初她自己境遇的投射。她成为了某个畸形的存在,任何靠近她的人就会成为当初被畸形存在伤透了的自己。
角色转换,她像是在找补一般。摧残儿媳,控制儿子,破坏女儿的恋情……将自己所受的委屈和痛苦加倍施于他们,使他们痛不欲生。
这个故事不长,语言风格酷似《红楼梦》,奶奶姑娘老太太等,少爷不管健康的还是有病的,多半都等同于废物,女人们虽然精明但却都困于狭窄的认知里,锁死在婚姻里。
这个短篇非常成熟,结构紧凑,耐人寻味。典型人物和典型情节捆绑,辅以个性化语言和张氏小说铺陈方式,使这样的平凡人叙事放大和艺术化,阅读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比起长篇小说,张爱玲的短篇小说更绝。
《金锁记》短短的篇幅,却还原了那个时代的一个面,有点像工笔画,细致入微地呈现了七巧的几个人生段落,透过这几个段落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个时代,那些人的生活。
不由得再次感慨,管中窥豹确实是很不错的叙述方法。小题材表现力十足,一点不输大体量。没有过于平淡的素材,只有不会整合资源的拙笔。练笔很重要,像张爱玲那种天才笔耕不辍一生,也并非所有作品都熠熠生辉,但几个众所周知的短篇小说确实非常夺目,展现了她高超的写作技艺和实力。
时代背景是加分项,但绝非是读者的偏爱。人们反复阅读经典,恐怕也不是为了要回到从前,更多的是为了活好当下。时代的局限性也总是烙印在经典作品上,封印了经典角色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