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子游
打记事开始,父母不停地在我耳边唠叨,家里穷,你一定要好好读书,改变命运。
这句话像魔咒一样,占据了我的大部分人生,在每个犄角旮旯,在每时每刻,如同影子一样挥之不去。当我和小伙伴玩乐兴奋不已时,瞬间又被这个冰冷的言语,拉回了现实,我家穷,我不能在玩了,我要去读书。
每当我欢乐至极惬意无比,它又忧心忡忡步履急促向我走来,我的前半生被贫穷的观念所支配,贫穷的观念带来的痛苦远大于贫穷本身。
如今我成家立业了,经历了社会的摸爬滚打,有了自己的一套逻辑观点。
当学习成为唯一的机会,去改变命运,注定前半生磕磕碰碰筚路蓝缕。当一件事成为唯一的筹码,成功与失败,最终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父亲,靠出卖劳动力获得一定收入,勉强养活一家,希望我这一代可以通过知识来找到好工作。
一个靠出卖力气,一个靠出卖简单脑力,本质都一样,并没有摆脱糊口的命运。
虽然我 实现了父母的期盼,拿着相对稳定的工资,但也要遭受父辈看不到感受不了的痛苦,复杂的事务,难缠人际关系,上级下的无休止任务。
说了这么多,那么一个普通人该如何跳出终日奔波的命运,这种感觉就像宠物园的小白鼠不停地绕着笼子奔跑。
核心观点:舒服理论、价值互换。
人际交往的核心就是:舒服理论,方法是:平衡大法。
舒服理论:“与人相处,让别人先舒服,你办事就会顺利很多,大家就会舒服;你自我舒服,别人就不舒服,最后大家都不舒服,事情也办不好”。
这理论真的是屡试不爽,刚毕业的时候,最简单的思维就是我只把自己的事做好,我只关注考试,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耕耘好了,其他的我一概不管,直至工作了,也是这种观念支配自己,其实你学习的再好,工作做好,那些只是你自己的事,和别人没关系,别人并没有从你这里获得什么。
一言概论,自己舒服了也要对方舒服。
方法就是小事宁可输不要赢。
比如我今晚加班喝酒很晚回来,不提前和家人说,应酬回来就躺着,家人说你两句,我就开始不舒服,我容易嘛,为这个家我才喝酒,总觉得世界欠自己的。
后来我才懂得,提前和家人说,回来声音小一点,把家务带着做点,买点夜宵回来给家人,也要学会考虑对方感受,对方舒服了,受到尊重了,心里平衡了,就没有了矛盾,而自我理直气壮,理所当然,不顾他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