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汽车之家大股东澳洲电讯宣布,将以16亿美元价格出售所持汽车之家47.7%股权给中国平安。令外界始料未及的是,在澳洲电讯与平安保险交易后几个小时,汽车之家管理层突然提出要对汽车之家进行私有化。
买方团由汽车之家CEO秦致及管理层牵头,博裕、红杉、高瓴资本参与,准备以31.50美元每ADS的价格进行私有化,财团并不包括中国平安。此时,澳洲电讯股权转让给中国平安的交易刚刚宣布,尚未交割完成。
平安就当了半天大股东?私有化的提出引发外界诸多猜测。市场人士分析,这可能是管理层为反制平安入股发起的私有化。情况果真如此吗?
平安秒变“野蛮人”?
其实在平安入主汽车之家消息传出后,几个小时后,紧接着我们看到的是,平安与汽车之家的管理层似乎毫无沟通,然后管理层直接提出了私有化要约,如此不免让人联想到前一段时间万科跟宝能系的控制权争夺;而平安的形象,也似乎突然地让人想起了王石口中的“野蛮人”。
一位接近平安的投资机构人士曾对媒体表示,平安集团对汽车之家志在必得。目前平安在互联网汽车领域的布局已经走向成熟,除去此前平安好车和平安产险进行业务整合,还投资了包括车慧网、淘汽档口、虎贝尔这样的O2O电商平台,也有携车网、有壹车、e车洗等汽车保养维修平台,还有滴滴快车、宝驾租车等出行O2O平台,想要打造出一条从买车、用车到车险、保养维护的完整行业生态链。
但是实际上,平安对投资互联网企业的经验并不丰富。虽然可以说陆金所的探索比较成功,但互联网金融本来就是平安本行业务的延伸,而一号店的纠葛落寞也许更有借鉴的意义。
对于汽车互联网这一并非本行的业务,是单纯的资本投资,还是打算深度整合,这中间有着很大的区别。
可能正是平安体现的“进取”心态,让平安和汽车之家管理层之间发生了分歧或者误判。有分析指出,平安在与澳洲电讯达成股权交易协议时,可能并没有与汽车之家管理层说明其用意,导致汽车之家对平安进场之后可能的行动深感忧虑。
有分析认为,汽车之家在原来的大股东澳洲电信之下的发展,基本没有受到资方掣肘,成立10年来企业文化并未发生任何变化,管理层也能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然而如果平安不能加入包括管理层在内的买家团,恐怕没有人会相信资方和管理层能达成一致,汽车之家能沿着既定的路线继续稳步发展。
成熟的汽车门户+电商,巨头们都喜欢
实际上,本次风波也向业界展现了汽车之家还是一个具有相当大潜力的产品,尽管其很长时间以来低调行事,默默无闻。对于都想收购成熟团队来丰富自己的汽车业务线的互联网巨头——特别是BAT而言,汽车之家的价值将会得到一次重估的机会。这才是平安将面临的真实挑战。
成立于2005年的汽车之家,是中国领先的汽车互联网平台,业务内容包括选车、买车、用车、换车等环节的一站式服务。根据汽车之家财报,公司主要营收来自核心广告和经销商黄页服务,其中交易类业务的营收占比在增加。
汽车之家最新财报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净营收1.67亿美元,同比增长46.3%,连续第9个季度超出预期。2015年全年净营收5.35亿美元,同比增长62.4%,全年调整后净利润1.70亿美元,同比增长36.2%。2015年“11.11疯狂购车节”创下在线订单新纪录,共销售超过3.5万辆车,销售总额超过5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12月,汽车之家与灿谷投资建立合资企业,提供定制化汽车金融解决方案,解决网上购车的后顾之忧。
众多互联网巨头,尤其是BAT对汽车相关的资源都觊觎已久。中国平安并不是一个特别“互联网”的公司,但是,平安是一个非常需要互联网的公司。
保持稳定的管理层 汽车之家才能活下去
汽车之家过去的10年,一直利用稳扎稳打的策略,稳步提升,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对汽车之家而言可谓是转型关键年,标志着公司从单一门户向信息服务+电商进深发展迈进。2016年,汽车之家宣布了一个更加大胆的“自营+开放平台”电商计划,其中B2C自营电商模式已经起步,而主导这一系列战略变革的汽车之家管理层更是肩负着汽车之家业务能否飞跃的重要责任。同时,要想进一步挖掘潜能,匹配电商、大数据等战略需求,汽车之家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汽车之家2013年在美国上市以来,尽管过去几年的业绩还算不错,但股价表现平淡。在当前国内A股估值远高于中概股的情况下,回到国内更利于持有“互联网+汽车”概念的汽车之家发展。在私有化之后,汽车之家的下一步很有可能是回归A股市场。
总体来说,私有化是件好事——对汽车之家、买方财团、甚至是平安而言,都是好事。历史上和近来发生的一系列案例都在表示,为了避免出现所谓“野蛮人”入侵的双输局面,不管是控股还是并购,资方都应该对优秀的管理层或者创始团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