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瑶本学期成了一个十足的问题学生,是一个十分好动又调皮的女孩,几乎每节课都做小动作,学习成绩也不理想,写作业拖踏,家庭作业质量不高,有时还有不做和少做的现象,让所有任课教师都感到头疼,经常放学不按时回家,有时甚至还说谎话骗老师和家长。
今日去她家突然造访,一是想了解她最近在家的表现,二是近两周来这孩子天天不按时交课堂作业,而且还有同学向我反映:瑶瑶天天带钱在放学或上学途中进商店买麻辣小吃,想向其父母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做一反映;三是共同商讨一个帮助她改掉缺点的办法。
上一周在学习《去图书馆》那一课时,我布置了一个实践性的家庭作业:描述从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根据所走的实际路线画出示意图,并用语言描述出来第二天交我。于是去之前我就没有打电话询问她们家的地址,就想检验一下瑶瑶的学习成果,看根据她的示意图能不能找到她们家。当时我按照孩子的路线图找到她们家敲门,她妈妈打开门就看到我时,大吃一惊并热情的将我迎进家里。可还未坐定,她爸爸开口便问:杜老师“是不是瑶瑶在学校里又表现不好了,犯了错误了?”我笑着告诉家长只是来了解她在家的学习情况。对于我的突然到访,孩子表现出少有的兴奋和紧张,这种兴奋不是往常的外显暴露而是表现出一种强制的内敛。她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不再有课堂上没完没了的说话,不再有不停歇的小动作。看到学生的样子,我马上意识到了她内心的惶恐和紧张。于是我决定先抑后扬,我和她妈妈聊起了瑶瑶的一些优点,并逐渐把话题转移到了她在家的表现、在校的表现。当她妈妈听到她在学校的表现时,十分恼怒,觉得不可思意,又深深的自责。她妈妈告诉我,因今年生了二胎这个还小是她一个人在带,孩子爸爸在老家种地,只有农活不忙时才上来,平时孩子们都是她一个人在照顾,由于精力有限平时也无暇关注瑶瑶的学习,只是口头过问了一下孩子作业都做了没有,孩子回答全部都完成了,她也就比较相信孩子没有再去检查。平时,孩子要钱买学习用品时,孩子要多少就给多少,有时天天问她要钱也没有过问过,想着平时大部分精力都在小的孩子身上,不要再亏待了这个孩子。我们和她妈妈一起分析了原因:一方面由于以前基础就比较差,所以学习兴趣不浓;另一方面自制力较差,而家长对其也比较放任自流。对此,她妈妈表示今后要加强对她的约束和引导,配合老师教育孩子,并对我们赋予了极大的信任。
在回家的路上,我就想“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的这份情感更增添了我的责任感,我感到肩头的担子又重了许多,我想对学生们说:“你们怎样来回报父母的这份爱,你们知道自己身上有着父母怎样的期待啊!要学会感恩,学会做人!”这次的家访使我很受感动,特别是源自家长的那份信任,那份发自内心的渴求和敬意。从这一刻起,我决定做一个不向后进生妥协的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就为了我的学生能成为走出校园的合格产品和精品而不是半成品和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