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度写作营第43篇2168字,累计65445字)
儿童不适宜的行为问题,尤其是儿童攻击性行为一直是家长和幼教老师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很多家长有时候也知道孩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但是他们对孩子这些行为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动机与需求,以及如何对这些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有针对行动进行有效的改善,或许很多家长或者幼教老师还是比较疑惑。
下面我们将透过两个小男生攻击性行为的背后,去了解他们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是什么?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改善呢?
首先我想说的是:育儿是每一个家长不需要学习就应该具有的本能,但是要将自己的孩子培养的有出息,就是说把孩子培养的即健康、快乐、幸福,又有着美好的人生,成为一个能够自食其力、甚至是有所作为的有用人才,并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做到的。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攻击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攻击者试图或者对被攻击者实施伤害,并导致被攻击者感受到或者直接受到了伤害、威胁或者挫折,那么这个行为就称其为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有直接攻击受害者,如击打对方、谩骂、侮辱、嘲笑、羞辱、排斥、停止喜欢对方等等。间接攻击行为包括,破坏对方财物、散播谣言、泄露秘密等等。
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看看孩子不同的攻击行为有什么不同,他的心理动机和需求是什么?
在幼儿园里一群3岁左右的孩子正在各自玩着搭建宝塔的积木活动,这时一个穿蓝色上衣的小男生,将旁边穿黄色衣服的小女生搭建的塔用脚给踢倒了。
小女孩很不高兴,但是没有说什么。
老师也看到了孩子的这个举动,也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小男生非常愉快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继续搭建自己的塔,很快他又看到小女生再次将塔搭建好,于是他跑过来将小女生搭建的塔再次给踢倒。
这个小男生他第一次踢小女生塔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带有破坏行为的攻击性行为。其主要的心理动机是引起他人的关注,以满足自己好奇、好玩的心理需求。
他根本意识不到,或者根本就没有考虑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后果。
但是第一次攻击行为之后,他很快发现,他的这个行为小女生和老师都没有对他的行为做出太多的反应(这实际上是奖励了他的攻击行为)。
于是他又实施了第二次的破坏行为。这一次的行为主要目的还是测试,测试周围会对自己会有什么反应,进一步升级引起他人关注的行为。
这个时候老师走过来,要求他给小女生赔礼道歉,但是他跑开了,也没有赔礼道歉。
他转了一圈,又对另一个穿花裙子的小女生采取破坏行为,并带动一个穿红色彩条衫的孩子共同参与(说明行为是有传染力的,会起到示范效果)。
这个时候他已经体验到从破坏他人那里得来的一种快感和成就感,他的内心是愉悦的,情绪也是失控的。
这个时候老师把他带离了现场,因为此时他需要借助外力来帮助他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这个案例中的两个小男生他们所采取的攻击性行为其实就是间接性攻击行为,而且已经对这个穿黄色衣服的小女生造成了伤害,因为小女生对她的劳动成果受到他人的破坏,感到沮丧、悲伤和难过,甚至还有一些愤怒的情绪。
那么面对这个穿蓝色上衣的小男生的攻击性行为,如果你是家长你会怎么办呢?
我在这里提出几个问题,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
当小男生实施第二次破坏行为的时候,如果你是家长你将有什么反应:
1、你能否对这个小男生的行为迅速做出反应,虽然老师在场,我也会上去阻止孩子的行为。
2、我会对这个小男生的行为迅速做出反应,但是因为老师在场,我会犹豫、不知所措?
3、我基本没有什么反应,反正这里有老师在场?
4、我不认为孩子的行为有什么问题?
你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就决定了你怎样来应对孩子的行为问题。
其实我们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很多家长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当我们面对孩子的一些不适宜的行为表现,有时候真的没有办法,有时候实在看不下去,也打他骂他。
其实这就是问题的重点,不清楚怎么处理孩子的行为,我想这是很多家长面临的问题,而问题的重点也就出于:
“当自己看不下去的时候,我会打他骂他”。
就是说如何你还能看下去,你还不去管教他。或者在深入的说,你真的是没有办法管,还是没有引起你足够的重视,我想这是儿童攻击性行为背后的真正的原因。
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孩子攻击性行为改善甚至消除的可能性就会遭到质疑。
那么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1、家长首先要看到这是一个问题,而且越早解决越好;
2、当孩子产生第一次性行为的时候,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意识到这样的行为会造成对小女生的伤害的,小女生会很难过的,人家辛辛苦苦的搭建起来的高塔,你给别人破坏的了,他会很难过的。
如果别人破坏了你的东西是不是你心理也会难过吗,这就是一种站到对方看问题的教育方式,这是我们家长一定要实施的教育行为, 即便不能立即在现场实施,但是之后也要对孩子进行这个方面的教育。
如果家长只会打骂孩子,甚至惹得自己生气了,甚至连孩子的玩具也给摔烂了,那么家长首先就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实在不能控制住,也可以借助心理辅导的方式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
3、对孩子的行为实施隔离。
老师将孩子带离现场,本身就是一种隔离方法。但是仅仅这些还不够,如果家长回家之后要采取进一步的隔离措施,如减少他获得自己所喜爱东西的权利、减少带他去一些好玩地方的次数,让孩子感到无趣、压抑、孤独或者痛苦。从而减少这些行为发生的次数,直至杜绝这些行为的发生。
因此,孩子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家庭教育细节的累加,并不需要太多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