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你已经走到了语言的尽头,不能再走的更远了;拿走脏话,我们只剩下拳头和枪了。”
何谓“脏话”?
“脏话”只和禁忌有关,有什么样的禁忌,就有什么样的脏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讳言生死,所以“你去死吧”,是一句常见的脏话;在死亡哲学素来盛行的日本,这句话恐怕就不是什么污言秽语了,当然这是我个人没有依据的猜测。日语中没有脏话,但并不是代表日本人素质高,而是因为日语有发达的“敬语”系统,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只要通过破坏敬语系统就可以达到冒犯别人,表达情感的目的。
脏话的作用
“脏话”走到了语言的尽头,如果没有脏话,人们只能通过武力等更具破坏性的方式表达情感,发泄情绪。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经常骂骂咧咧,或者常可以和别人污污地开玩笑,或者能接受别人如此的人,较少会有过激行为,较少有毫无征兆地爆发,或者不可控的歇斯底里;相反,那些平时谨慎谦恭的人,则容易压抑,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宣泄;譬如,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以绅士自居的英国,盛产“足球流氓”,平时彬彬有礼的日本人,在酒后会癫狂失态,历史上,犯下罄竹难书的战争罪行。“君子动口不动手”,表明了,在社交中,语言是相对平和的一种方式,言语上的禁忌,即“脏话”,可以在最低强度的宣泄个人情绪。
“脏话”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当你可以向一个人说脏话,而不是倾泻负面情绪的脏话时,那说明你已经认同你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两人之间已经没有与陌生人之间的“交际禁忌”了。
我的“脏话史”
说实话,大学之前我是不说脏话的,反正在我的记忆中几乎没有。小时候,会因为和别人争执,词穷而泪眼汪汪,稍大时,会因为情绪无处倾泻而突然莫名发火踢打板凳,除了一些从小相识的玩伴,与人往少有深交。大学,在拘谨的大一之后,在同学的影响下,所谓的“脏话”已经无处不在了,有一次,在与我妈通电话时,不由自主地说了一句“我靠”,那时我才意识到,我,已不是以前的我了。
结语
每立一个规则的用处,不仅是管住人,而且是让人们有规则可以破坏;而每有一个关于脏话的禁忌,就是让我们在极端情况下能够小小地破坏这个禁忌,来达到特定的目的。